红色的旗,人民的旗
现在这面旗帜落下了,在冬宫、在克里姆林宫、在古比雪夫、在乌法、在整个欧洲,都落下了。这面旗帜成为了历史了吗?
不
这面旗帜依然飘扬着,在乌克兰的草原上,在波罗地海的沼泽间,在莫斯科的森林间,对于数以百万计的抵抗者来说,那面红旗是他们的渴望,他们的灵魂,他们仍然在战斗着,用自己的鲜血与牺牲,去染红那面旗帜,去书写他们的忠诚。
当乌法的旗帜落下的时候,在荒凉的、遍地沙漠和荒原的土库曼斯坦,红旗依然飘扬着,在南方,兵力有限的德军为了控制伊朗已经耗尽了精力,而在北方,中国军队止步于克孜勒库姆沙漠,与西西伯利亚一样,苏俄还维持着对这里的统治,在过去的半年间,土库曼斯坦成为了苏俄的大本营,上百万军队从各地撤入这里,与大多数苏军师中混编着太多的中亚土著不同,这些部队大都是俄罗斯人,他们在这里进行了重新整编。
当数量众多的军队云集这里的同时,来自俄国各地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同样云集于此,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提醒着人们,他们来到这里,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反垩攻。
终于,12月1日,面对十个苏军师以及十五个英印师的威胁,阿富汗政垩府被迫向苏联开放了边境,在穆尔加布河一带部署的十五个苏军随之进入阿富汗,沿着原始的公路朝着英属印度行进。
这或许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迁移了,不仅仅有上百万军队在行军,而且还有数百万难民,随着军队一同向英属印度俾路支地区撤退,通过长时间的谈判,英国政垩府同意苏联政垩府在英印建立流亡政垩府的要求,现在英国同样需要苏联的帮助,帮助他们保卫的印度,以阻挡德国人的威胁。
当这支庞大的人潮沿着阿富汗的公路向英属印度俾路支地区撤退时,一列火由三节特种车厢和六节普通卧铺车厢的组成的专车停在奎达那个简陋的火车站,铁轨被杂草遮掩了,一眼望去,火车像似乎是停在毫无铺设的原野上。
除去挂着车厢的机车以外,附近还有两辆机车,一辆紧挨着列车的车头,另一辆则与列车的车尾隔着几米的距离,在列车的周围可以看到人影和机垩枪,列车的两侧,冲锋枪垩手排成排,持枪警戒着,在一节特种车厢的踏脚旁,站着几名将军和军衔不低于上校的军官,他们不时的不看着手表,抬头注视着离此不远,但是无法看见的公路方向。
在上午七时时,公路运上出现了两辆轿车,他们由远而近,在疾驰中不断变换着次序,打头的轿车忽然居中,忽然殿后,殿后的忽然领先,忽然居中……
站在列车旁的人们变得落款,与此同时,仿佛按照口令似的,人们整了整军装,冲锋枪垩手重新屏息肃立虽然没有任何人下达“立正”的口令。
打头的现车停住了,车头几乎碰到了列车中断的一节车厢的踏板,前车门在汽车没有停下的时候,就打来了,车里跳出了赫鲁斯塔瘳夫,他是斯大林的私人警卫,他迅速打开了后车门,握住了把手,恭候的车门后面。
斯大林慢慢的下了车,他身穿着那身灰色的普通士兵的大衣,寒风吹着他那些人稀少的已经花白的头发,仿佛像是没有看到旁人似的,似乎也没有看到火车,这时他的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保卫总局局长符拉西克将军、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以及几名军人。
“莫洛托夫同志来了吗?”
“是的,已经来了”
一名将军回答道,斯大林这才用迟缓的目光把列车从头至尾的看了一遍。
“既然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还等什么?”
斯大林的话声一落,车长连忙指着一节特种车厢的车门,作了个请斯大林上车的手势,斯大林扶着扶手上了车,随后波斯克列贝舍夫、符拉西克将军、贝利亚等人也跟着上了列车,两三分钟以后,列车缓缓启动,悄然驶过荒凉的巴基斯坦大地,朝着德里的方向驶去。
在秘书把斯大林的大衣和帽子挂在衣架上之后,斯大林轻声吩咐道。
“请您叫一相莫洛托夫”
两三分钟后,莫洛托夫来了,不过斯大林并没有同他打招呼,他跟自己最亲近的人一般都不问好,也不道别,而是辟头就问。
“现在,我们同英国人的谈判怎么样了?”
“英国人已经同意我们的要求”
莫洛托夫连忙回答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负责与英国人进行谈判,与其它的流亡政权不同,苏联政垩府现在还掌握着一支超过50万人的军队,无论是军队的补给还是“难民”的供给,都需要英印政垩府给予配合。
“另外,美国方面承诺,在未来半年内,会向我们提供不少于4000辆坦克以及4000架飞机,以增强我们的力量不过,美国方面拒绝了向我们提供直接贷款,”
在莫洛托夫的话中,斯大林的脸色没有一丝波澜,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充斥着一种悲哀的情绪。
列宁创造的国家在他的手中被德国人占领了,而他——苏联人民的领垩袖不得不率领着政垩府流亡国外,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就像现在他前往德里与那位英国的印度副王会面,就已作好了接受韦唯尔冷眼的心理准备。
“那么,现在,关于开普敦的“三巨头会议”有什么消息吗?”
“三巨头会议”再一次刺痛了斯大林的心脏,作为苏联的领垩袖,他竟然没有获得邀请,尽管罗斯福向他解释,会议核心是讨论亚洲问题,但他却能够感受到对方的轻视,一个流亡政权的首脑,又能奢求什么呢?
不
他不是在流亡,他是在重新开始,很快,他就能够率领军队实施反垩攻,重新解放苏联、解放俄罗斯,在德国统治下的人民将会得到解放。到那时,全世界都会见识到俄罗斯的力量,再也不会有任何人会轻视他。
但现在,他只能忍受着这一切
“根据我们从代表团内部获得的消息,会议的进展并不理想,在东南亚问题上,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分歧太大,中国坚持要求东南亚各殖民地必须独立,而英国则要求独立必须是在伦敦授权的情况下,由英国主导实施独立”
“嗯……”
拖着声音,斯大林默默的点燃烟斗,随后他走到窗前,透过厚实的防弹玻璃,可以看到巴基斯坦那荒凉的土地,即便是这片荒凉的土地,英国人也不愿意让他们在这里享有权力,他在这里不过只是客人,受主人管制的客人。
“也好”
背对着莫洛托夫,斯大林眼望着窗外,仿佛是自言自语似的说道。
“就像他们在那里谈下去吧,无论英国人最后是否会让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分歧,就是实际上的两国矛盾。他们的矛盾激化了,对于我们来说,只会更为有利”
他依旧站着,没有转过身来。
“好了,回去工作吧,另外请贝利亚同志过来一下”
在贝利亚走进车厢的时候,斯大林正在车厢里来回踱着步,抽着烟斗,见到贝利亚后,他直接的问道。
“贝利亚同志,我们同印度的同志恢复联系了吗?”
作为客人,面对“主人”的冷漠,斯大林采取了最简单的方式,更准确的来说,是他决定流亡印度的时候,就已经作好了打算,在时机恰当之时,把印度从殖民地中解放出来,从而在这里建立一个新的“苏维埃”,当然,现在还没有到这一步。
“是的,我们已经同他们恢复了联系,现在,印度的同志们,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斯大林同志”
贝利亚如实的回答道,毕竟,这是他的老本行,干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嗯”
点了点头,斯大林稍加思索后,看书(http://.com)文字首发。
“一场发生在这里的革垩命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利的,英国或许,现在是我们的朋友,但是一但他们同德国议和的话,失去了共同的敌人,我们也将会变成不受欢迎的客人,甚至,英国人极有可能为了讨好希特勒,将我们出卖给德国人”
而这正是斯大林选择流亡印度的原因,在这里,他看到了机会,对英美那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不信任,或者说对外界的不信任,使得斯大林更愿意看到一切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从一开始,他便认真的考虑过如何在这里“反客为主
“是的,斯大林同志,这正是我担心的”
“而无产阶级者是没有祖国的,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印度的同志,赢得印度的独立,以印度作为反垩攻的大本营
握着烟斗,深吸了一口烟,斯大林才接着说道。
“所以,贝利亚同志,我们要加强在印度的工作,如果时机成熟的时候,新的革垩命浪潮将会席卷这个国家”
新的革垩命浪潮,在提及这个词汇时,斯大林的内心却充满了不安的情绪,相比于革垩命,他现在更担心的是,他们,会出卖俄国吗?(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为嗨而生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喜欢《山河血》,请把网址通过QQ、YY发给您的朋友,或把网址发布到贴吧、微博、论坛。
收藏本页请按Ctrl+D,为方便下次阅读也可把本书,添加桌面请猛击。
添加,有最新章节时,将会发送邮件到您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