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李文很无奈,谁让自己接了这个任务,接了自然就没有放弃这个选项。看来不能硬闯只能智取,当然还得想办法混进去。李文实在没办法,除了来无人街道认识胡婷的家,其他路李文不熟悉根本不敢走。担心走丢了就走不回来了,这让李文感到很郁闷。
虽然李文非常好奇里面的信究竟有什么文件,班主任却弄这么好,想必是非常重要。虽然李文送这个文件对他来说有难度,其实他想找胡婷问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尽管胡婷有没有正视过他,李文都觉得无所谓,只要李文看到胡婷开心他就觉得开心。如果胡婷不开心,李文内心也觉得很失望。尽管胡婷没有喜欢上他,李文觉得做这么多也是值得。因为胡婷是李文唯一一个暗恋的女神,而且一直没变过。
李文看着眼前的铁片成墙,阻止外边的人进来,可见速度真快。昨天晚上这里还是空荡荡的,谁都可以进。一晚之后就变了,开始限制外边的人不准进。也许里面真的可能有不可见人的秘密,这让李文产生不小的兴趣。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把重要的文件交给胡婷。李文试过贴墙走,发现走到前面路也被封了,根本行不通。只能翻铁墙过去,然后走到那里再翻出来。虽然高度不是很高,大概2.5米左右。但是这铁片做成墙,李文非常担心会承受不住他的重量,导致会倒下。
看着不远处的门,李文想了想还是只能走这个门才能进去。但是有人在把守,根本不让进。除非把人打晕,但是李文没干过,怕手劲大了把人打死。再说那里还是摄像头,打人犯法,万一报警自己还惹上了麻烦。
李文站在远远的,从门缝里看见有一群穿着大号黄色衣服在一处地方,不知道在干什么。似乎在挖掘什么东西,身边还有挖掘机,以及其他李文没见过的大机器。他们穿的衣服似乎像是防污染的服装,特制的衣服,可能用来防止什么危险气体之类的。
不过那门卫不知道去哪里,暂时离开了岗位,李文清晰看到他身上掉了一张纸。李文非常兴奋,迅速跑上去把纸头捡过来。不过意外发现,这不是什么地图或者机密信息,只不过是一篇文章!
“她没来得及抓住扶手。如果不是被人扶住,她就摔倒了。她回过头,要感谢及时出手相助的人,但看到的却是一张熟悉的面孔。她心头一颤,感觉这张脸似曾相识。
在拥挤的车厢里,他们目光交汇。他微笑着点头,她微笑着回应。她确定自己认错人了,再也不朝他那边看……到站后,她下了车,从容地四处张望一下,不再想刚才发生的事,心里盘算着明天要做什么,就回家了。
每天都是如此。
晚上,她在凉台的茶几上铺好桌布,把茶杯斟满,就在那里静静地坐着,听绿叶簌簌,听细雨潇潇,忘却了早已凉掉的茶。习惯了悠然的生活节奏,她自己也像杯中的茶一样失去了温度。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今晚有些不同往常。她忽然想来一杯咖啡,浓浓的,用咖啡壶精心煮制的,让咖啡的香气弥漫整个凉台。
她呷了一口茶,走进花园。暖湿的夜晚,久居花园的夜莺在动听地鸣唱,仿佛要把她从多年的噩梦中叫醒。
她也曾经爱过、幸福过,后来他参军了,就如同所有十七八岁的男孩子。他写信,她回信。他经常来信,后来有一天,来信忽然中断了。她等待着,可是再也没有收到一封信,她鼓足勇气去了他家。
这之后她追悔莫及,眼泪是徒劳的。他妈妈如此解释:“他爱上别人了,很快就会有孩子……”
她不记得当时说了什么。回到家,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哭了很久,不理会家人的敲门声。
很快,他的父母搬走了。她依然在盼他的来信,盼他来解释为何如此。她依然不能相信这种无情的背叛。重阅以往的信件,她始终无法释怀,为什么青梅竹马的恋人会移情别恋?
她终究没有等到他的来信,也不知道他后来怎样了,但会永远记得他。然后在一年之内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她变得更加孤独。她刻苦学习,全身心投入事业。她觉得一切都还在前方,她肯定会遇见命中注定的那个他,但是时光荏苒,直到有一天,在地铁车厢里有人给她让座……
她的生命就像落日一般,本该是正当空的红日却逼近了地平线,只需一刻,便是黄昏。
清晨伴着屋顶的雨声到来。她想起今天是周六,无须出行。她走到门前的台阶上,呼吸着花园里潮湿的新鲜空气,然后就进屋做早餐。这个下雨的早晨,连花园里的鸟啼也有些不寻常,她忽然想歌唱,想变得更漂亮。久久被遗忘的喜悦感并没有变淡,反而使人不安。谜底很简单——她在想着昨天地铁上遇见的那个男人。
她吃着早餐,一边怨恨着自己过于木讷,不会与男人交往,一边打算出去散散心。
下雨天,微风轻拂着湿漉漉的树叶。她走得很慢,因为心中若有所思,简单的散步也显得别有意味。不时有邻居和她打招呼,她微笑着回应他们。
今天她散步的时间比以往要长。她贪婪地呼吸着混合着杂草清香的空气,思考着自己的生活。当然,许多事情都不如人意,但是应该承认,生活并没有抛弃她。她四处旅行,也并不缺乏异性的关注,但终究未能成家。后来就仅仅是活着,不再幻想,不再等待奇迹,不再期望幸福来敲门。
散步归来,门前站着一对年轻男女。他们想在夏天租用她的别墅。她觉得男子的样子非常熟悉,像是来自她遥远的年轻时代——他现在就站在这里,看着她。简单的问候之后,她不失时机地问了他父亲的名字。听到答案之后,她跌坐在门旁的长椅上——腿软了。
她一反常态,生硬地答复他们:“不租。”但随即补充了一句,“谁让你们来的?”
话一出口,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礼,又问道:“就你们俩吗?有孩子吗?”
感受到了她的敌意,年轻男子有些局促,但还是礼貌地回答:“有个儿子,才一岁半。还有我父亲——他是个残疾人。”
“残疾人?他怎么了?”
年轻男子有些激动地说:“阿富汗战争……在坎大哈负伤了,弹片留在身体里。医生不敢动手术。”
“那你母亲在哪儿?”
“去世很久了。”
她不说话了,年轻男子还在讲述:父母在战场相识,母亲为了救父亲而踩中地雷,被炸断了脚骨。
风不停地吹动纷乱的枝叶,年轻男子的话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按照父亲的意愿,当年他们就结婚了,而母亲已经完全绝望。她不适合生育,却坚持生下我,不久就去世了。”
“你父亲后来再婚了吗?”
“没有。我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而父亲经常住院。听说父亲有过未婚妻,父亲非常爱她。她以前就住在这一带。”
她艰难地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几乎哽咽着问道:“你爷爷奶奶还好吗?”
年轻男子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如果他们还活着,我们也没有必要找个临时住所了。”
她在心里对眼前这个孤苦伶仃的年轻男子陡然生出些许柔情。她故意不看他,严肃地说:“我可以把厢房租给你们,就在花园另一头。过去看看合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