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横死的,家里又没什么亲人给张罗,所以第二天就出殡了。一切结束时,李玉良站在院里给前来帮忙的人道谢后,望着父母的卧房恍如隔世!
本就冷清的家更冷清了,只有自己一人。李学文待所有的人都走了,才过来找李玉良,他要报账。李玉良对李学文礼遇有佳。俩人在堂屋落坐,李学文就说话了:“李公子,事情已经办完了。这是剩的银钱,这是花费的单子。你对对,若无差错,某就告辞了。”李玉良忙站起身,对李学文深施一礼:“先生做事怎会出错!多谢李先生帮助,大恩不言谢,玉良自是铭记于心!”李学文忙拉起李玉良。“李公子客气啦,那某就告辞了,左右我们邻里住着,你有事言语一声,某能帮的自是竭尽全力相助。”
这边英娘也帮着将东西都规制好,在院中等李学文出来,好一起回家。待夫妻二人回家,自是要跟小晚儿详细说说的。“这李家除了大院子,真是没什么。别说米面,就连柴火都是将将够,这两天一用,李公子连煮水的都没有。家里的物件都很老旧,想必是以前李公子的祖父母时留下的。”英娘说道。
李学文因为帮忙对李家了解的更详细一些。“是啊,我看李公子也是不好度日,昨他只说有五两银子,我全是按最便宜的帮他置办的,今天也只剩了200文。我瞧李家是很难再有钱啦。主屋里就没一样值钱的物件,如果去了的李夫人再没有点首饰换钱,这小李公子别说过日子,就单吃饭都很困难啊。”
夫妻俩都对小李公子日后的生活,担忧不已。小晚儿听了,却没怎么同情。人各有命,当困难来临时战胜的才能有明天。被困难打倒的,也是人生,总得过下去!
隔天李学文收工回家,正遇上李玉良去买米回来,因为有孝在身,李玉良紧靠墙边走着。李学文下车跟他一起走,“李公子出去了?”“是,李先生才回来?”李玉良忙应着。接下来都沉默了,李学文爱说,可不知道说什么,要到李家门口时,李玉良憋红了脸说话了:“李先生你常在外面走,有没有我能做的活,我想做做。”
听了这话李学文愣了,旋即应到:“我帮公子扫听扫听,有合适公子做的,某一定告诉公子!”“我是秀才!”李玉良涨红了脸补充到。两人拱手话别。进了院李学文安置好东西就去找小晚儿,毕竟这样的事可不是李学文能考虑周全的。
饭桌上小晚儿说了话,“这小李公子还挺识时务,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知道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英娘和李学文都期待着小姐的下文。“这样,一会儿学文去李家一趟,和李公子说:“有两个办法:一是把房子典出去,拿着钱安心读书待几年高中。二是把房子租出去,他再找点写写算算的活,一边读书一边养家。他要是说选第二种,你就说可以帮他计划一下留个够他住的小地方,整个大院帮他租出去。有这笔银钱即使不他不做事,粗茶淡饭也够他度日。他要表示还会读书,你就说你也是敬爱读书之人,如果他不嫌弃可教你习字读书。咱也不能给别的,四季衣服各一套,平时英娘过去帮他拆洗下被褥。”
得了小姐的话,李学文没做停留,立马就去了隔壁李家。到了李家,正赶上李玉良做好饭出来。这哪里还是翩翩公子,分明就是一落荒逃难的。头发也散了,脸上蹭的锅灰,袍袖还湿了。李学文惊讶地看着李玉良,小李公子面含羞愧地说:“我不会取火!”
李学文哑然,忙说有话要对李玉良讲。二人来到堂屋,刚一坐下李学文就说了打算。
李玉良听了李学文的话,很是惊讶,没想到文掌柜竟然为他考虑得如此周全,他还能读书,这可太好啦!家里没有钱,爹不会赚钱只会读书,所有的银钱都是娘背着爹给人家做绣品赚的。要是没有娘,家里早就过不下去了,他是不可能去学堂读书的!有时候他都想问问爹,有没有想过家里的柴米是怎么来的?读书能有钱来吗?没见娘累成什么样了吗?当他看到娘换了衣服去背柴,不敢白天回家,等天黑透了才进门时,都想哭了!爹是读书读痴了,还是在装傻,那么晚吃饭也不问为什么?他不知道娘吃不吃得饱,但他知道一定是实在没办法了娘才会做蘑菇的。因为娘说过,蘑菇有毒,吃不好了会死人的!
李玉良一刻都没让李学文等就说:“李先生,我把房子租出去,还请先生给我谋划个小院,我不想离家太远了!为了生计把房子租出去,我都愧对祖宗了,要是看不到它,我就真无颜面见祖宗了。先生若不嫌弃玉良才疏学浅,我自是乐意教先生识字的!还有我托先生的事,还请先生帮忙,生计的事玉良还是要做的!我想了,必须先把生计解决了,才好读书!”
李学文也是性情中人当即就一躬到底,给李玉良行了个大礼。叫了声:“先生好!”这么一叫,倒把李玉良叫得害羞了。李玉良当即就说:“李兄不必如此,玉良今年才十五岁,比李兄小,身无所长,只是比李兄多认了几个字。想日后玉良还少不得请教,即然我们同姓李,想来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你我不妨兄弟相称。我称兄文哥,兄称我玉良,可好?”
这提议很得李学文响应,他是最善解人意的,既然李玉良这样说了就立即改了口,让玉良带着他把李家详细地看了一遍。然后跟李玉良告辞,说研究好了就开始帮他收拾。
回到自己家,李学文马上跟小晚儿和英娘汇报。小晚儿见他的表情就知道,李玉良得到了李学文的认可。果然,听完学文的讲述,小晚儿也觉得李玉良是可塑之才。不过还是不能这么早下定论,实践出真知,还得再看看!
李学文是个行动派,很快就把李玉良的小院分割出来了。挨着他们家有个柴房,没有放东西。后面还有个不走的小门,在大户人家,这门是进柴火的时候才开,平时是不走的。柴房没住过人,也好收拾。隔出卧房,修了灶台,把书桌等用品一搬,就成了李玉良的小房间。还可以,不是很简陋。院子也没垒墙,就简单地用荆条栅栏围了一下,因为这里是后院最偏僻的角落,所以就是将来租出去,也不会影响到主户和玉良。这样简单的一弄,李玉良的房子就让李学文以每年二十两银子给租了出去。
李玉良住在这间小屋里,心里倒也坦然,毕竟有了经济来源支撑着过日子,一时半会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了。可是他还是很期待李学文能给他找个活计,经过租房这件事让他懂得了变通。如果当时他的父母也变通一下,是不是会生活得更好一点?也许爹娘就不会去了。这是个无解的问题,没有人来告诉李玉良答案。
李学文是个很勤快的学生,每天都会把李玉良教给他的字写给李玉良看。李玉良发现,李学文是认字的,只是写得不好。所以也就改了教法,重点让李学文练字。说到这里忘记说了,李玉良的字写得特别好,所有见过他字的人没有不夸赞的!李府就是他题写的,也是小晚儿见了他的字才决定帮帮这位可怜的书生。李玉良比一般的书生都明事理,越教李学文,他越觉出李学文帮他的意思。
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那份真诚和感激却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