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已然明了,裴官人本欲引金人入瓮,却被皮兄弟泄漏了机密,反被金人将计就计坑了一把,金人怕在战场上未能当场击杀裴官人,更是借机匿名检举了他,想假官府之手了却他的性命”,魏清打断皮万的自伤自艾,问众人到,“只是我等该当如何应对,大家若有良策,不妨一起参详参详”。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都不说话,这件事实在是难以拿出确实的证据来证明裴骏的清白,空口白话的实难取信官府,正当众人都面面相觑之时,皮万忽然开口道:“只有叫那永信商行的朱掌柜来亲口招供了”。
“珠尔根费了偌大的功夫,好不容易才把裴官人坑害入狱,明白无故的为甚要自毁心血”,魏清摇摇头说到,“若是想要把他擒来此处,滁州城里那么多的金兵,单凭我等数人却又难以办到”。
“不,我不是说要把珠尔根擒来濠州”,皮万咧嘴一笑,颇有些得意的解释到,“我们大可以把本州的知州老爷请到滁州去,再设计让珠尔根把这件事当着他的面讲一次”。
魏清似乎有些明白的问到:“你是想布个局,然后引珠尔根在不知情下自白此事曲直,当面说与知州听吗?”
皮万嘿嘿笑道:“不错,在下确是此意”。
李蕊思索片刻后道:“这样倒是的确可以洗刷裴官人的冤屈,只是这知州大人会愿意单为此事就冒险前往敌境吗?何况他身为一州的父母官,就算自己愿意,也不能轻离信地的吧,否则这濠州城没个拿主意的人,那还不得乱了套”。
“要是请不动知州的话,哼哼,说不得,就只有去请本州的承事郎了”,皮万脸上闪过一抹狠色,“无论如何,总得请个官面上说得起话的人过去,否则那珠尔根就算招了也没用”。
“承事郎不过是个末流的小官,知州未必肯听信他的一面之词”,魏清疑惑道,“再说本州的承事郎也未必就肯去啊”。
“魏大侠有所不知”,皮万赶紧释疑道,“本州的承事郎名叫黄名扬,乃是当朝枢密院使张浚的亲外甥,就是之前在城门口带兵来抓裴官人的那位,本州的知州老爷看在他娘舅的面上,平日里对他亲近得不行,最是说得上话的人,只要他肯帮忙,我看此事多半能成”。
魏清叹道:“就怕这黄承事不肯帮忙啊,不知皮兄弟打算怎么去请他,最好事先备下说辞”。
“那家伙高傲得很,下什么说辞都是没用的,只能来硬的,直接绑了得了”,皮万攥了攥拳头道,“绑票掳人是老子操持了十几年的旧业,诸位尽管放心交给我就是,只是到时候少不得要麻烦李姑娘一下,出面来引他上钩”。
皮万随即示意众人附耳过来,低声言道如此如此,曹路听完忍俊不止,谑言到:“皮大哥可真是这行的行家里手啊,亏你想得出,就是有些对不住这姓黄的承事郎,嘿嘿,不过依蕊儿这般的容貌,也不能说就委屈了他,说不准到时候他被绑得心甘情愿也亦未可知呀,哈哈”。
话分两头,这濠州承事郎黄名扬本是举人出身,现年也还未及三旬,按说依他的功名和年纪,是做不到承事郎的七品官职的,不过他亲娘舅张浚一力向吏部保举,吏部的官员也乐得承个人情,遣他来淮西前线历练,也好沾点功劳以便升迁。
黄名扬早已娶妻生子,不过家眷都留在了临安,并未携至濠州,他身为读书人素爱风雅,惯来在晌午时分了结公事后,喜欢到城中一家装潢典雅的茶楼品茗赋诗,这天也惯例前来找了个临街的雅阁,叫茶博士点了盏香茶,一面赏景一面酝酿文思。
正自思绪间,忽听得隔壁有个女子悠悠念到:“不意初秋凉似水,心念豆蔻鬓已霜,萍儿,你看壁上这诗写得好是不好?”
黄名扬听那声音娇媚,不禁心中一动,脑中的些许诗意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当即倾耳细听,只听得另有一个女子答到:“小姐,我又没读过几本书,哪里识得这诗的好坏,不如你讲给我听听吧”。
那小姐未即答话,想是正在细品诗词中的韵味,黄名扬虽然心急却又不便过去相询,正自抓耳挠腮之际,那小姐才缓缓说到:“这诗讲的是一个男子思念自己青梅竹马的儿时意中人的事,秋色画悲意,唉,当真是叫人闻者心伤啊”。
被唤作萍儿的女子随即问到:“小姐,你还没说这诗写得到底好是不好嘞”。
“当然是首好诗”,那小姐答到,“我想这写诗之人定是个多情且高才的人,我见了他的这首诗后,也都忍不住为他诗中的情义所感,真不知这写诗人是过路的旅人,还是就住在濠州城中,要是有幸能见上他一面,看看他到底是何模样就好了”。
“嘻嘻,小姐,你动了春心了”,萍儿笑着打趣道,“不如我们待会儿问问掌柜,看他记不记得这个写诗的人,说不准你前几日求的姻缘签就应在这首诗上面嘞”。
“别瞎说”,那小姐忙着轻斥一句,但语中似乎并没什么嗔怪之意,反带着几分的娇羞的说到,“这诗又不知是哪一年题在壁上的,说不定写诗的人现今已是个白胡子的老翁翁了”。
黄名扬此时再也按捺不住,匆忙整了整身上的衣冠,慢慢走到隔壁门口轻咳一声,拱手道:“有扰了,在下黄名扬,这厢见礼了”。
“呀”,房中的两名女子乍见陌生男子,不由都惊呼了一声,只见其中一名女子赶紧转身背向黄名扬,不让他看见自己的容貌,另有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上前张手拦住,开口问到:“你是谁,干嘛要闯到我们的房间里来”,听声音正是那萍儿。
黄名扬急忙解释到:“小生非是无礼,只是先前在隔壁听得姑娘品评诗词,故而才冒昧过来请见,实不相瞒,姑娘口中所咏这诗正是在下的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