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粒飘飘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百年沧桑 > 第9章 跟袁sir夜游孔府

第9章 跟袁sir夜游孔府(1 / 1)

墨家与儒家并立为当时两大‘显学’。

墨子撒手人寰,这一学派便衰落了,孔门儒家却人丁兴旺,后面的大师层出不穷,目不暇接。

为了加深大家对孔门的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现场到孔府去看一看。

今天我们请出的大神叫袁sir,袁腾飞。袁老师教历史大家都知道史上最牛,没有之一。

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说“两宋风云”,那牛逼没的说。袁老师讲历史,深入简出,也很风趣,一些看似很复杂的问题,他三言两句就能解释清楚。

读初中高中许多学生对历史课本很头痛,因为枯燥无味,还要死记硬背。如果请袁老师上课,那叫甘之如饴,象春晚的相声、小品,在笑声中没准你就记住了。

他说历史就似讲段子,一把手术刀如庖丁解牛,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解剖得淋漓尽致。

最近他在优酷主持一档脱口秀节目《袁游》,每一期都有看头。

袁sir的粉丝叫腾枝,本人是一名彻头彻尾袁sir发烧友。我觉得学历史有一条捷径,就是吊在袁sir这束腾枝上,不但可以省力气,还可以荡秋千。

《袁游》节目中,袁老师带领袁粉周游全国,瞻仰各种先贤古迹,现场解说,即享受到旅游的快乐,又对国家的历史人物、先贤事迹有深入的了解。

但是曲阜好象没去过,今天就让袁sir带我们去孔庙开开眼界。

曲阜,春秋时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的耶路撒冷”。

曲阜为县级市,临近邹城(孟子的故乡),离省会济南100多公里。孔子研究院坐落在这里,孔庙、孔府、孔林统称“三孔”,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座城市跟孔子紧紧绑在了一起,好象有点宗教意味,为什么?

因为儒家后来发展成了儒教。

自古以来儒、道、释,儒教位于三教之首。

时值金秋,天气晴好。

不巧因为档期的原因,袁老师临时缺席了,不过他派来了一位代表,同样是熟谙历史的袁sir发烧友——小袁老师。

小袁老师虽然年轻,但在网络直播中声名鹊起,称得上是一代网红。

简单介绍之后,队伍出发了。

小袁老师以前来过,所以轻车熟路。

一路上发现这里的街道很干净,民众很有礼貌,开车不抢道不加塞,即便路过市场也井然有序,没听到有争吵声,不愧是礼乐之乡,教化之地,几千年的古韵依然留存。

因为白天去孔庙游客太多,节目摄制组选在黄昏进入。

下午这段时间先去孔林,随行人员有花甲男,游客乙,小学五年级小帅男,白富美靓妹丁美美。老中青三结合,外加性感迷人吸引眼球的丁小姐,大家举着小红旗跟在小袁老师的后面,朝着心目中的圣地出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老林,古木参天,鸣声上下,鸟雀在枝上飞来飞去,可是给人的感觉却很幽静。

“袁老师,这就是传说中的孔林吗?”

“对”,他指着面前的一株大古树问道:“知道这是什么树?”

古树盘根错节,冠盖遮天蔽日,腰杆粗大到几人才能合抱,上面布满青苔,看情形树龄非常久远。

小帅男与丁小姐抬头望了好一会,摇摇头。

游客乙道:“莫非是杏树?听说当年孔子就在这树下讲学”

袁sir笑着摇头,“别…;…;你说的那地方还没到”

花甲男道:看这树叶四季常青…;…;应该是槐树。

袁sir点点头,“老先生说的对,这树叫国槐,虽然树龄也有好几千年,但这树包括这林子都不是孔子讲学的地方,而是孔子及其后人的墓地”

众皆惊讶,这么大一片林子,原来是墓地。

袁sir:“走,我带你们去孔子墓看看”

树林阴翳,外面穿衬衣还觉得热,到里面却感觉有点冷。

丁小姐道:“我的天,怎这么多树啊!得花多少钱?”

袁sir:那用私人花钱,朝廷出的。

“当年的孔林地不过一顷,到南北朝才植树六百株,元朝至顺二年修了林墙,构筑了林门,到明朝朱元璋将孔林扩大为三千亩,后来大清雍正又开始修缮(就是电视剧常播的那个四爷),朝廷拨了25300两银子重修了门坊并派专官守卫,这种礼遇是比较少的,可以说绝无仅有”

“自汉代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过13次,墙高到三米厚五米,现有有树木10万多株,面积两平方公里,比曲阜老城还要大”

丁小姐惊问道:元朝也修?他们不是常说的蒙古鞑子吗?

“当然,不光元朝,还有北魏,金,只要不是象秦那种短命的王朝,他们都尊崇孔子,虽然他们都是少数民族,马背上的民族,以凶悍著称,但入主中原慢慢就被汉文化同化,金、元两朝到后来也开科举”

孔林占地三千多亩,坟冢10万余座,历代石像、石仪85对,碑刻六千余块,古建筑116间。

由于林子比较大,一行人分租了电瓶车,“前面孔墓快到了…;…;”,神道两侧整齐排列着苍桧翠柏,围以红墙,神道尽头为孔林二门,门额上书“至圣林”三字。

走了大约四百米,到孔子墓甬道,两边排例华表、文豹,各种石头雕刻的神兽,庄严肃穆。

孔子墓那叫一个大,碑文有两块,前碑写“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碑书“宣圣墓”

墓东侧为其子孔鲤墓,南边为其孙孔伋(子思)墓。

墓门后是享殿,内有乾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

袁sir解说:其实孔子死后墓地不是这样子,弟子们把他葬于泗水之上,那时没有高土隆起,‘墓而不坟’。

后来到了汉朝才将坟筑高,这时丁小姐指着一处小亭,“大家过来看,好奇怪”

里面就一树桩,木质都快朽了,厅外却立有石碑,丁小姐看着那碑文一字字念道:“子贡手植楷”,…;…;袁老师啥意思?

“难道是子贡题写的楷书?好象那个年代还没有楷书吧!”

“这个楷不是指楷书,而是楷树,又叫黄连树,树干疏而不屈,刚直挺拔,自古是尊师重教的象征。后来人们常把楷木和模木合称楷模”,袁sir笑道:你再看看那周围的宿斋,那是东汉恒帝年间修给守墓人住的。

果然附近有些简陋的屋宇。

“孔子逝世后,弟子们都很悲痛,为他守丧三年。他们有的住在孔子家里,有的就在墓前搭个草棚,这都是自发的,没有强迫。其中最难得的是子贡,就是《论语》里面经常提到的那个子贡,身佩二国相印,纵横五国,儒家首富,按现在的说法叫政商成功人士。这么一个人结果官也不做了,生意也不做了,在孔子墓前结庐而居,守丧六年”。

众皆哑然,难以置信。

“现在的人是不理解,他们对于老师是发自内心的尊崇”

“老师活着的时候,亦师亦友,情同父子,老师不在了,执以父丧之礼”。

现在教育资源依然是稀缺的,做不到孔子那样‘有教无类’,虽然各大院校现在放开了一些名额,也可以自主招生,但门槛还是很高的。也有民办学校,但这个证那个证一般人根本办不下来。还有就是教育产业化,把教育当成产业来经营奔钱去的,所以私立学校往往是天价学费。私塾已经不存在了,各种奥数班、补习班还有,一节课时那也是高的乍舌。

过去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孔门就象一个大家庭,师生之间那种深厚的感情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现在学校里师生之间这种氛围淡漠了,与过去是不能比的。

当然了时代不同了,国情也不一样,但是孔子这种办学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景仰。

丁小姐:袁老师,这里好多树都没见过,好多都叫不出名字。

“是的,许多树我也不认识”

“相传孔子死后,弟子以各自家乡的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地之人世世代代叫不出名字。子贡所植楷树相传是从卫国移植过来的,到明朝枯死了,仅存树桩,后人建亭立碑以示纪念。别看它只余一颗树桩,却是子贡在2400多年前亲手植下的,那也算文物”

小帅男道:袁老师,守丧是不是不能工作?

“那当然,非但不能工作,还不得唱歌娱乐,不能饮酒,不能食肉,夫妻不能同房”

…z酷p◎匠网=…永5*久v免j)费¤2看@小说

“还有不能穿西装,只能穿粗麻布”

游客乙摇头苦笑,“这可真要命,守六年,我的天…;…;…;干脆别活了”

古墓千年在,林寒秋日深;

徜徉在古林中,发幽古之深思…;…;

看看天色将晚,一行队伍向孔府进发。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位于孔庙的东侧。

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孙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两百斤,宅一区。宋徽宗封孔子四十六孙为衍圣公,世袭罔替。

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建筑,共九进院落,四百八十间,官衙与内宅合为一体,号称‘天下第一人家’。

贤圣公为正一品官衔,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

前厅设有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孔府还保存有历代珍贵文物,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整个孔府如同一座博物馆。

朝廷对孔子后裔优厚有加。

不光给爵位,赐豪宅,一般来说历代王朝还有很多赏赐。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也只封诚意伯;王守仁,平定宁王之乱只封了个新建伯;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也只捞了个毅勇侯,而孔子的子孙封号是公,而且不管谁当皇帝,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他的爵位一直传下去。

一句话做孔子的后人真的很幸福。

因为孔府很出名,曲阜酒厂打出了孔府家酒的招牌,一度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白酒。这个酒厂的前身是孔府自家私酿酒房,有两千多年酿酒历史。后来又冒出一孔府宴酒,大喊广告“喝孔府宴酒,作天下文章”,就连酒厂也想借孔府上位。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谍海偷天 九零福运小俏媳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八零好福妻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