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驾崩了。”
那一日,丧钟鸣响了整个京城长安。
无论皇上所作所为是否能够称得上是一个盛世明君,但是这独属于九五之尊的尊荣势必是要给他的。
淑妃在外头对轩辕琛与皇上的谈话听得不怎么真切,这活看到轩辕琛说出这消息。怔怔的后退了几步,身影也有些摇摆,幸好一旁的宫婢及时扶住了她。
“皇上,怎么会突然去了……”
淑妃说出的话,带着一种不可置信。她方才才服‘侍’过皇上,不像是会这么快就走了的样子。虽然有些疑‘惑’,但是皇上的逝去对她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轩辕祚,已经当了太久的皇子。
忽然,淑妃转头看向一旁的轩辕琛,紧张的询问道。
“皇上可有留下什么遗旨?”
对于皇上的离世,淑妃心中算是百感‘交’集。这个男人,她跟了一辈子。给了她位份,给了她殊荣宠爱,给了她儿子,但是唯独,没有给她爱。深夜独自难免的时候,怨过,哭过,怪过。但是却早已,不在奢求。
作为一个后宫的‘女’人,权势才是她需要紧紧握在手中的东西,也是她唯一能够抓住,最有依靠的东西。
“嗯”
轩辕琛淡淡的应了一声,但是却没有正面回答淑妃的问题。现在将底牌暴‘露’出去,还有些为时过早了。
“去为皇上准备丧服,丧仪。”
轩辕琛开始有条不紊的指使这乾清宫的宫人处理后事。淑妃隐约间有些错觉,此刻的轩辕琛,气势霸道,宛如天下之主。不过片刻,这念头就消散了。
这天下,是属于她的琛儿的……
丧钟一响,远在长‘门’宫的陆博雅也听得清清楚楚。这若是放在前朝,此时紧接着必然是先帝登基。但是轩辕琛与轩辕祚之争,她觉得,不会这么快结束。
一旁的卢贵妃显然也听到了这丧钟之声,面上没有‘露’出什么表情,还是保持着一种淡漠之‘色’。但是转头就在屋子里摆起灵位,恭敬的放上三炷香。
这仇,算是报了……
文武百官在家中听到消息后,都纷纷让自家夫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丧服,准备入宫向新帝表忠心。先帝缠绵病榻已久,所以这丧服早早就备下了,倒也没有什么措手不及。
出了这等大事,皇后自然是要出来主持大局的。所幸皇上身亡,当时也没有定下她的罪责,后宫还是当属她最尊贵,也没有人能够阻拦一二。
淑妃见人死为大,也不会在此事之上过多计较。横竖,不把轩辕凌放出来就行。
“呜……呜……呜……”
“呜呜呜……”
哀嚎之声一声盖过一声,仿佛比自己家死了亲人哭的还凄惨。
轩辕琛和轩辕祚作为抬灵的皇子,跪在最前边。
此时,突然有一身着白衣的男子凌空而来,一旁的御林军都追赶不急。文武百官见此状都惊了一下,这是何人?
若是轩辕琛细细一看,便能够发现,此人,就是当日在茶楼之上窥探他们之人。
“皇兄。”
语气平淡,听不出丝毫的伤心难过之意。只有墨竹知道,这位大乾的皇上和他们主子的渊源颇深,若是全无感情,定然是不可能的。
“你是什么人?”
轩辕祚离这轩辕武最近,看的也是最为真切。
皇兄?何时轩辕家出了一位连他们这些做亲侄子都不认识的叔叔了。
一旁有上了年岁的老臣,怔怔的看着轩辕武,突然大声叫了起来。
“睿亲王,这是睿亲王啊……”
“小武?”
皇后看了许久,才想起皇上的这位幼弟。
轩辕武是太祖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对于这晚来得子,太祖皇帝简直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比那几个公主还宠上几分。
这轩辕武倒也不服太祖皇帝的期望,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尚未弱冠,便被太祖封为睿亲王。
这份宠爱对于轩辕武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未必是了,眼热之下难免会做出一些违背人‘性’之事。
那些老臣们永远都不会忘了那一天,风雪满长安,轩辕武的母亲却用自己的鲜血来护卫了这个唯一的儿子。
“当年诬陷之罪,轩辕武没有一日敢忘。”
轩辕武冷冷的说出这句话,话语中带着尘封的味道。当年挂上的罪名是什么已经不重要的,但是在那场斗争之中他却失去了母亲。后来太祖皇帝查清了事情的真相,万分愧疚之下侧封他为太子。
被伤透了心的轩辕武根本就不想接受,乘着黑夜潜逃,后来辗转各地逍遥,倒也别有一分自在。
此时回了京城,不过是因为听闻他这个好皇兄要驾崩,前来送上一程罢了。
轩辕琛看着轩辕武,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这个人,他好像,在哪里见过……
“你要要怎样?”
轩辕琛上前一步,和轩辕武对视,语气凌厉,不失皇子风范。
“送终。”
薄‘唇’一张,吐出了这两个字。那一脸冷情的模样,怎么看也不像是诚心来送终的。
轩辕祚用眼神示意,既然轩辕武想要送终,那他们便让他只能送终便好。这是在他们的地盘上,怕什么?
轩辕琛点了点头,无论兄弟两怎么争,但是在对外上,还是要保持一致的方向。
丧仪结束之后,便是选定新帝的时候。皇后明明知道不可能,但是还是在此时提出了废太子轩辕凌的名号。
轩辕凌当时是你因为图谋不轨而被关入宗人府,就算百官同意,天下的百姓也不会同意。皇后随意的争辩了几句,见着无效果就放弃了。只是在朝臣面前为自己争了个名分,无论谁登基,她都是皇太后。
对于这个,在场众人倒是没有什么异议。皇后是先帝的嫡妻,按照位份也当有个皇太后当当。
皇后见自己的要求已经达到,就安分的坐在一旁观战。横竖她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轩辕凌,而是为自己争夺一个安享的晚年。先帝是他最大的依靠,如今先帝已逝,就算她想争得再多也没用。
“三皇子被废,成年的皇子当中,唯有二皇子与五皇子两人。立嫡立长,既然没有了这嫡子,那么便是该立长子。”
大皇子战死沙场,这些皇子当中,要数二皇子轩辕祚排序最为靠前。淑妃这一句“立长”,为的就是替轩辕祚争上一争。
“淑妃娘娘说的有理。”
“是啊,二皇子文韬武略,为人也素来和善,确实是不二人选。”
有支持者,一力‘挺’轩辕祚,那自然也会有反驳者,出来违背淑妃的旨意。
“五皇子得圣上心意已久,处事果决,我等愿意拥立五皇子为新帝。”
淑妃气的捏紧了指甲,长长的指甲将手掌划出了几道细微的伤痕。轩辕琛这个不安分的,她就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五皇子的母妃不过是一介小小才人,身世卑微,怕是难以继承大统。”
大乾是个极其注重身份地位的地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阶级划分的十分清楚。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先帝带了江‘玉’秀这样一个半官半商之‘女’的‘女’子回宫,才会引起那般轩然da‘波’。
“是啊。”
“还是二皇子好些。”
“……”
这些大臣大都数都是墙头草,看着哪边风头好便倒想哪边。这也怪不得他们,毕竟这些事是皇家之事,参与的多了,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被牵连。
故而除了几个死忠的大臣,朝堂之上便只能听到‘乱’哄哄一片。
在这样的局势当中,有三人极为突出。轩辕琛与轩辕祚两位皇子静静的站在一旁,没有为自己说过一句话,仿佛这场闹剧中心的主人公不是他们一样。
而轩辕武则是更为夸张,遣了太监宫‘女’,竟然直接在这殿上泡起了茶水,不知道的人只怕还要以为是误入了哪个茶馆。不过这一看客的举动,倒是让大臣们放下了心。
如今朝堂动‘荡’,能够少一分麻烦就少一分。
“报,纳兰大人在外求见。”
御林军的领头‘侍’卫从外殿走了上来,一句话说完,有些‘摸’不着头脑的看着大臣们面面相觑的模样。
这纳兰大人是先帝最宠幸的臣子,但是不久前就已经请了病假,久不上朝。这时候突然求见,难免不会有所变动……
很显然,淑妃和轩辕祚也想到了这一点,面上一变,却竭力将这种担忧给隐藏了下去。无论纳兰大人这次是为何而来,都只能下将人请进殿中。先帝当年视他为最亲近的臣子,或许有什么遗旨留给他也不一定。
“那便请纳兰大人进来。”
堂上之人,唯皇后最为尊贵。所以到了最后,这发话之人还是皇后。
皇后知道自己现在的作用就是做个摆设,看着他们去争夺。不过只要能够保证他和南宫一族的权利,摆设便摆设。
“微臣纳兰墨参见新君。”
纳兰墨磕头便跪下表了忠心,那方向之上,站着两位皇子。
这纳兰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