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重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漫长和艰辛。
大概是因为都烧得干干净净,人们的任务只剩了建设这一样吧。
小城原来的官员大都落入了法网,新上任的官员们干劲十足,都想在这城市里建一番大功绩来。
他们不知道这城市的过往。
这城市,现在全都是新的了,从里到外,新来的移民们,从来不会去想着打听什么,过去,已经被遗忘。
过去在哪?在废墟里,在坟墓里,在少数幸存者的脑子里。
魏健来到墓地,在小城重建时,这玩意儿建了不少,但墓碑用得也不多,因为碑上大多刻的是这样的字:“原某区某路合葬墓。”
墓里,葬着的是无法辨认身份的人,他们在火中被活活烧死。
当然,单独的墓葬还是不少的。
比如他刚刚经过的这块,上面刻着:许群一之墓。
它的邻居是:许俊为之墓。
路过时,魏健很想拉开裤子撒一泡尿,一半浇在许群一头上,一半浇在许俊为头上。
但他还是忍住了,都过去了,还是算了。
魏健的脚步第一次停下,是在胡宇仁墓旁,老头子伤势过重,最后还是去了,不过他是安详地走的,没有遗憾。
魏健弯腰,放了一束鲜花。
“你倒好,还有人来给你献花,我死了,可没人管我了。”
魏健轻轻地说,又自嘲地笑笑,想那么远做什么?
接着走。
要走的路不远,可是,墓前已经站了一个背着包的身影。
魏健知道那是谁。
刘楷名看着眼前这块墓碑,它很奇特,生卒日期,刻了两个。
因为这是吸血鬼的墓。
尽管已经知道了吸血鬼曾经的名字,刘楷名还是习惯叫她吸血鬼,因为......他自己也是。
墓碑上的照片是魏健在一大堆陈年卷宗中找到的,重生后的吸血鬼并没有再拍过照,而十几年过去,她原来的照片,也差不多遗失了。
照片上的女孩灿烂地笑着,刘楷名越看越心疼。
她知道自己之后会遭遇什么吗?是折磨,是孤单,还有各种痛苦。
好在......她最后还是解脱了。
刘楷名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解脱,也许是百年之后,也许就在明天。
但在那之前,自己还要做好多事呢!
“准备走了吗?”魏健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刘楷名回答:“是的。”
“不多留几日吗?这里现在建设得很美呢。”
“没有吃的了。”刘楷名说的是实话,所有坏人的血,都已被他吸干。
魏健沉默了,他点燃一支烟。
“那么......”他深吸一口烟,“祝你好运。”
“谢谢。”
刘楷名走了。
魏健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墓地又待了会儿,他有的是时间,那就多陪陪这些鬼魂吧。
几支烟抽完,他拍拍烟灰:“再见。”
然后,离开了。
(全文完)
后记
嗯......写完了。
又种想说“跑完了”的冲动,这又是一次马拉松式的连载。
一年多了,我有再多的感慨也说不完。
《东方的血族》,是承上启下的一部作品,从时间上看,它承接的是我的初中与高中时代,从其他角度看,它也是我写作风格的一次转变。
使用电子稿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拼音输入的速度是感人的,偶有语音输入辅助还是力不从心,对于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大——毕竟,最起码我得保证用得了电脑嘛。(至于开了电脑干别的事那就更难控制了,幸好我家电脑配置足够低......)
如果我依然使用手写稿,肯定早就写完了。
但电子稿还是有好处的,我可以直观地知道写了多少字,还可以除了发表在QQ空间“骚扰”大家外,再发到别的网站上——尽管并没有人看......
写了这么久,大家肯定以为我字数肯定很多吧?但字数统计无情地揭穿了我:这部小说,字数是不满十万字的。
所以,它实际上还够不着长篇的标准。
它的缺陷,也是很多的,可以说我是越写越崩,一“崩”到底。
没办法,实力太差啊!我又能这么办呢?
不过有再多遗憾我也不后悔,写都写了,这也是一段很不错的经历呢!
在之后,我还会对它再进行修改,争取进一步地完善。
下一部长篇(如果有的话),肯定不用电子稿了,我还是会回归手写。
我也不会写一章发一章,而是全部写完一起发。
要说的事,差不多就这么多了。
还有一件!下一部小说,我暂定它的名字为《孤楼记》,是写一个孤独的人的故事,大家可以猜猜我会写什么......
有什么好的意见,尽管告诉我。我会认真听取的!
那么......
再见!!!
花坛植物
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