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明珠自古以来就是极难得的宝贝,大吴甚至将明珠出世看作是上天对明君的嘉奖,在坊间还有“圣君治,明珠出”的说法。
大吴悠悠数百年,国库中所得夜明珠也不过十粒,且再也寻不出比这颗还要大的了。
太祖在时,就曾有山民寻得一粒龙眼大小的夜明珠,便千里迢迢来到奉阳,将那珠献给太祖。
太祖大喜,赐山民食邑百户,良田千顷。自那山民献珠后一连三载,大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更将夜明珠出世视作吉兆。
而先皇在时,则不曾有明珠出世。据说先皇一直到临终了,心中都在为此郁郁,将无人献珠视作自己有愧天下。
想到颜家竟有能力寻到这么大的夜明珠,苏拟心中不由得一沉,看向颜忆环的眼神也更带寻味。
众人的目光也都被那夜明珠吸引过来,所见之人无不惊诧,一时间殿内大厅竟陡然静了,只偶尔听得一两句窃窃私语。
荣安见颜忆环突然献出如此大礼,一时也怔住了,只愣愣地看着那珠,并不伸手去接。
颜忆环十分享受这种被众人瞩目的感觉,面上是如春风般的得意,此时又娇声重复了一遍:“忆环恭祝公主生辰喜乐,福寿绵长。”
荣安这才反应过来,双手捧接过那夜明珠:“颜姐姐快请起。”
颜忆环是颜后的侄女,颜后又毕竟是名义上的宫中主母,若按礼,荣安还得唤她一声表姐才是。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颜后一不受宠、二无所出,不然这天下,恐怕就得被颜家人吞去一半了。
颜忆环笑意盈盈:“忆环这礼,公主可还喜欢?”
荣安如实回答:“珠子是挺好看的,只是你也不曾将它包起来,万一被我摔碎了怎么办?”
颜忆环被不按常理出牌的荣安弄得有些悻悻,干笑一声又道:“忆环一路以手护珠,不敢有丝毫闪失。如此方显忆环的诚意。”
“诚意是诚意了,但你这样拿着难免手心出汗,怪不得这珠子上汗涔涔的。”荣安丝毫不买她的账,将珠子郑重地交给伺候在一旁的嬷嬷,“这样贵重的东西可得好好收着,嬷嬷快帮我寻个礼盒包起来吧。”
众人也被天真耿直的荣安逗笑了起来,颜忆环的脸色则更加难堪,偏偏荣安还毫无所觉。
苏拟看荣安一眼,心说这孩子幸好是无上尊贵的封国公主,不然就她这得罪人还不自知的性子,太容易栽跟头了。
就在两人对望无言时,只听得殿外宫人高声传道:“太后娘娘驾到~”,众人听闻立刻俯身行礼。
吴唤与颜后一左一右地扶着文太后,慢慢地进了殿,端幸也跟随在其后。
数日不见,文太后更加精神焕发,保养得宜的脸上丝毫不显老态,微白的发也衬得她颇具威仪,一举一动尽显庄重。
吴唤即便还了朝,行走间还是带着飘逸洒脱,只让人觉得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仙君,而非君临天下的大国帝王。
颜后到底是颜忆环的姑母,二人的打扮品味都有些类似。明明也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不知怎的,她站在吴唤和文太后身边,怎么看都不够大气端庄。
更何况她身后还站了个谪仙般的端幸,更衬得她有着说不出的俗气。
苏拟心中暗叹,这人比人,果真是会气死人的。
等四人依次落了座,主位上的文太后才笑着对众人道:“平身。”
荣安此时才找嬷嬷拿了装夜明珠的木盒,一溜小跑地跑到文太后跟前:“皇奶奶您看,这夜明珠可真大呀。”
文太后与吴唤一见,俱是一惊。惟有颜后面露微笑,向颜忆环投去赞许一眼。
文太后问荣安:“我的儿,这夜明珠是何人所赠?”
颜忆环上前一步,向文太后欣欣然行了一礼:“回太后娘娘的话,这夜明珠是臣女献给荣安公主的,谨以此恭祝公主平安喜乐。”
自那日选试后,文太后已经识得颜忆环了,闻言冲她点了点头:“难为你有这份心。”
“回太后娘娘,臣女有幸得到这夜明珠,说来还是难得的机缘呢。”
吴唤则露出一副颇有兴趣的样子:“是怎样的机缘,且说来听听。”
颜忆环清了清嗓,娇声婉转地说道:“前些日子,臣女随家人前往蜀山游玩,途径一处村落时,臣女的车马被一位白发老者拦了下来。”
“臣女以为老者是要乞些银两,便亲自拿了些财物给他。谁料那老者一见到臣女,递给臣女一个破布包住的器物就走了。”
听到这里,苏拟就不由好笑,这颜忆环是要来一段仙人献宝的故事么。
果不其然,颜忆环接着就说:“臣女打开一看,便发现了这粒夜明珠,急忙遣人去寻那老者。谁知短短的几步路,就再也不见那老者的踪迹了。”
“不仅如此,臣女遣人访遍村落的每一户人家,都说这村里没有这样一位老者。”
说到这里,颜忆环就住了嘴,也不明说,留下余地给众人去遐想。
若按话本中的桥段,此时应有一个声音道“莫非那老者是个神仙不成?”。
可偏偏,这个玄幻的故事从颜忆环嘴里说出来,怎么听都有些别扭。此时殿内没有一个人接话,众人似乎都默认了这是颜忆环为献宝编的说辞。
气氛再一次陷入了尴尬。
其实故事是好的,这番暗夸皇帝是明君的说辞似乎也无可指摘,只可惜讲故事的人没拿捏准气氛,不紧没烘托出氛围来,还让听者莫名有些尴尬。
显然吴唤也这样觉得,只见他淡淡点了点头:“哦,原来是这样。”
颜忆环:......
却见吴唤又开了口,声音有些沉痛:“当年先帝在时,勤勉治世,以法理纲常匡正天下,却不曾得一明珠。”
“而朕荒废政务三年,不曾过问天下,世间却出如此明珠。朕受之有愧。”
“先帝一生,都在为不得明珠而心中郁郁,朕见了又何尝不心痛?如今朕又有何德何能,能与先帝、乃至太祖相提并论?”
众人俯身一齐道:“吾皇过谦!”
吴唤抬手止住:“众卿不必相慰。”
“只是朕认为,君主贤明与否,应在天下人口中,在天下人心中,而非以明珠是否出世而论之。”
“在先帝的大业下,朕若受此虚名,必将终日难安。”
众人闻言,皆敬吴唤:“皇上仁孝,是天下之幸。”
吴唤却幽幽地看向颜后,面上看不出喜怒:“不知皇后又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