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两栖坦克的研发在火力支援舰工程时期就被军工定项。
两栖坦克的研发生产不算是高科技难题,水路两栖坦克也不是新生装备。
一战结束后英国就研发了a4型水路坦克,19年莫斯科更是在引进的a4坦克基础上成功的生产出了水路两栖坦克的先驱t-7.
后世莫斯科在19年研发的水路坦克t-7车重.吨,水上最大速度为40千米,最大行程185千米,装备一挺机枪,综合性能领先同时代世界各国研发的水路两栖坦克,不过因为战场环境和生存能力,t-7并没有大规模投产只是用于苏军侦查部队路地使用,但t-7却奠定了莫斯科真正意义水路两栖坦克t-8的技术积累。
汉华军“惩罚者”水路两栖坦克原始模型采用的是车重吨的日本九五式轻型坦克,在九五式轻型坦克基础上大范围采取技术革新,水上推进装置为两个螺旋桨式水上推进器,履带上方有浮箱,车体后部有尾舵,平衡式悬挂装置,和“终结者”重型坦克一样采用氧化铝陶瓷材料,装备一门7口径火炮,一挺口径机枪,车重吨,乘员三人,水上最大速度45千米,水上最大行程160千米,综合性能超出美国后世历史4年投入使用的谢尔曼dd水上坦克。
水上两栖坦克的重量限制了防御装甲性能,特别是在当今莫斯科、日本反坦克技术突飞猛进、不断革新技术反坦克武器出现的战场环境中类似日本九五式轻型坦克、苏军t-6轻型坦克生存能力已经降至最低化,但汉华军“惩罚者”水路两栖坦克因为氧化铝陶瓷材料却具备了相当不俗的防御能力,正面装甲防御能力超出了早期型t-6轻型坦克,能在400米距离承受日军、苏军反坦克枪的杀伤,对于汉华军首款水陆两栖坦克而言已经无法要求更多!
水陆两栖坦克登陆作战至少意味着对手滩头阵地绝大部分已经被摧毁,总不能让水路两栖坦克和陆地坦克一样去冲锋陷阵!
“先行者”、“挑战者”、‘终结者’轻型、中型、重型坦克的命名不仅仅符合了坦克的性能也预示了汉华军军工水平一次次的脱胎换骨。水路两栖坦克命名为“惩罚者”则完全具有象征寓意。
不管是起始于八国联军的战争还是近代日本侵略战争,对手都是自水路登陆给国家、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惩罚者”之意就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惩罚者”的制造技术难度远远逊色“终结者”重型坦克更无法和“猛犸象”大型运输机比较,但当传统意识中陆地驰骋的坦克却在海面随波推进,胡思影要有多惊讶就有多惊讶。
等详细的了解汉华军海陆空数月时间内先后接收的‘唐式’远程战斗机、‘元式’舰载机、‘明式’夜间战斗机以及青岛造船厂驱逐舰下水、重型轰炸机投产都信息之后胡思影真感觉自己落伍了。
…………
西线莫斯科战略反攻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完成了西线所有的战事,只是相对于之前西线为重心侧重点开始转移。
围歼接近00万的德国以及欧洲联盟军队已经是莫斯科速战速决前提下的极限,放虎归山终成患成个道理克里姆林宫再明白不过,汉华军高加索区域形成的战略优势以及乌拉尔山沿线皇室军队会产生内患,莫斯科也清楚。两方向限制了克里姆林宫乘势追击彻底击溃德国。
莫斯科绝对不会让伯林安稳休养生息,至少要拔掉德国的基石之一欧洲联盟。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最安全的策略是先发制人,不能如若“红色之辉”一样倾国之力反击但克里姆林宫可以战术攻击。
科涅夫在乌克兰西北一线不断压迫后撤进入罗马尼亚德国、欧洲联盟残余兵力的同时主力开始回调,铁木辛哥带领的北方军群则席卷入波兰。
最低层面莫斯科西线要将战线推进到苏德战争爆发之前的布局而且要绝对控制华沙。
虽然是战术调动作战,但同样表现了战略的高瞻!莫斯科必须要夺取波兰东部区域;
首先是为了北方舰队安全,一旦北方舰队遭遇打击既可以自挪威海后撤入巴伦支海也能重新进入波罗的海,所以必须要夺取波兰波罗的海沿线。
再次就是在波兰境内部署野战机场,莫斯科空军部署增加的是北方舰队对抗德国舰队的筹码,自波兰境内升空重型轰炸机也可以更加便捷的轰炸德国本土,挪威、波兰境内两方向升空轰炸机编队同时可以对德国西北、东南区域形成战略轰炸不断摧毁德国战争潜力。
显而易见效果还有将战事推进到波兰,铁木辛哥前赴后继的攻击将重重打击德国欧洲联盟仆从国。
目的明显,即便德国能得到喘息之机也让德国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战略反扑,疲于应对欧洲联盟诸国之间的救火灭火。
德国能武装乌克兰士兵,汉华军可以归化战俘,西线“红色之辉”、‘红色荣耀’军事行动先后俘虏了近100多万欧洲联盟军队,莫斯科同样可以为自己所用,而且波罗的海、波兰战俘毫无悬念会加入莫斯科阵营。
德国的战略被动远远不止明面所形成危机;
波兰工人党、地下军已经渐成规模,莫斯科少量兵力就可以在波兰境内取得战略优势,铁木辛哥过华沙持续西进将压境向德国本土,南下攻击则是斯洛伐克。
以斯洛伐克国力在西线承受断臂之损,绝对没有抵抗铁木辛哥能力,解燃眉之急,伯林要不自国内再次调兵,要不后撤入罗马尼亚的军队疲兵再战。
一百多万疲劳之师弹药物资全部短缺,士气低迷,轻重伤员占据三分之一比例,哪有战斗力!
莫斯科没有这种影响,后期的围歼随着优势的不断扩大,德国炮兵、防空部队损失殆尽,战场彻底成为苏军空军和炮兵、火箭军以及装甲部队杀戮地,步兵损失轻微,西线德军后撤早期虽然莫斯科占据压倒性优势,但双方伤亡比列接近:1,后期直接上升到5:1甚至更高。
不仅仅如此,从最早缴获的“蜂鸟”武装直升机、直升运输机到后期因为油料匮乏充当固定炮台被苏军缴获的豹式、虎式坦克再到突击步枪、通用机枪全部被莫斯科运送向西伯利亚、远东军工实验室,研究技术吸收消化。
莫斯科是化解了克里姆林宫的一大威胁,但真正的受益者是日本,莫斯科、日本军工技术人员联手产生的技术逆推能力绝对超出一国单独行动,日本通过双方建立的高科技研究所源源不断得到急需的各种德国先进技术。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的再一次畅通让原本冷清一时的地中海骤便的空前繁忙,大量自阿拉伯海、黑海、红海穿梭往来的货船披荆斩浪游弋其中。
一艘普通不过的货船上却出现了两个不普通的人员。
莫托洛夫以及意大利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特使。
继北非成功和戴高乐领导的法国自由政府达成军事合作,克里姆林宫将目标转移向意大利。
莫托洛夫的使命就是分化德国的基石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对德国的贡献军队只是其一,主要还是对德国资源的输出以及产业分流、经济带动,汉华军自德国订购军舰并在一年之后接收,荷兰、丹麦、比利时贡献功不可没。
荷兰、丹麦、比利时等欧洲小国对德国提供不了大量的军队,但所有诸国有相同的共性,以造船业为基础的工业生产能力雄厚,捷克军工更是一枝独秀。
德国西线的溃败以及超过100多万的欧洲联盟军队士兵或被俘虏活被击毙,铁木辛哥大军席卷进入波兰,已经对欧洲联盟产生了动摇性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在西线战场损失了数个精锐集团军的意大利。
意大利本身就充满了矛盾。
墨索里尼没有希特勒手段,意大利经济萧条时期墨索里尼先是暗杀最大的政治对手亚科莫·马泰奥蒂,随后意大利王室出于内战和反君主制特点的担忧转而支持墨索里尼,最终墨索里尼掌控大权。
墨索里尼政权的建立依托在王室妥协的基础之上,意大利国内还有社会党、意大利民族解放委员会等各种活跃的势力,这就注定了意大利没有逆境承受能力。
即没有类似日本般的皇室扭曲信仰、军国主义思想,也没有类似希特勒的铁腕,意大利那能承受得主西线溃败,苏军攻入波兰的打击。
但真正促使莫斯科对意大利下手的是日本。
日本没有向德国宣战的能力也没有必要,可日本出卖了伯林。
汉华军成军之后第一次境外特战就是重明鸟、汉风联手在法国对日本原子研究所代表团安田藤下的灭军之战,汉华军重明鸟自伯林发送出安田藤下的信息,邱艳玲、金锁发动致命一击,而在波尔图牵线搭桥和法国政府准备会晤的恰好就是墨索里尼的黑衫军。
最终的结果是日本原子项目所有人员被汉华军一网打尽并制造了黑吃黑的一幕。
至始至终日本都没有查清真实的内因,但黑衫军的牵线搭桥日本却是心知肚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