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文官学校如今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吴国文官学校。
军乐队吹吹打打。
在侍卫的簇拥下,陛下亲至,一为视察,二为参加结业典礼。
200名学生正式毕业即将奔赴各地上任。
所有人皆喜气洋洋,互相拱手。
而新录取的400人则羡慕的站在一边望着这些年轻的不像话的“前辈们”。
他们的心里酸溜溜,腹诽“前辈们”是运气好、命好。
金灿灿的乌纱帽稳稳地落在头顶。
分配出去,全是实缺!
以后大吴代伪清,这帮人的仕途之光明简直不敢想。
……
“毕业生按照花名册,逐个上台。”
身穿藏青色制服的学生们,听到侍卫报名字就赶紧上台。
从陛下手里接过毕业6件套:
毕业证书、官印、报道凭证、佩剑、手枪,还有一个铜碗
前面5样挺正常,最后1样比较费解。
毕业生们接过礼物单膝跪地高呼万岁,然后退下。
这一环节持续了半个时辰。
之后,
李郁又发表了祝词,无非是劝慰、勉励、警诫。在众人听来也没什么新意。
“老顾,这铜碗是什么意思?”
“大概是陛下怕我们路上吃饭没家伙什,盛饭的吧?”
旁边1大龄新生听见了,差点笑喷。
凑过来低声说道:
“诸位前辈,陛下的寓意很深啊,从此以后你们就捧上了摔不烂的饭碗。铜,古代又称作金。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捧上了金饭碗。”
毕业一个碗
……
毕业生和新生们进行了简单交割。
交割打扫干净的寝室,交换一些用不上的個人用品还有在此读书的心得,以及附近哪片的枇杷杨梅好吃。
“听说东山还有很多学校?”
“对,不过我得提醒你啊,有两个学校不能惹。”
“哪2个?”
“士官学校,全员暴力男。还有文学院,现在改名了,叫新闻学校。”
“新闻学校有什么可怕的?”
“他们会颠倒黑白,在背后编排你。如果你不想苏州府百姓都知道你的大名的话,最好离他们远点。”
最后,
有毕业生好心提醒:
“赶紧准备好学费,咱这的学费可贵。1年30两!”
“啊?”
有一半的新生炸了锅,亚历山大。
不过,很快他们就释然了。
府城有家“四海票号”可以借贷,利息5厘(换算成年利率,就是6%)。
李郁没打算免除学费。
除了军校,其余所有学校一概要收取学费,而且不菲。
虽然有人劝谏如此不太体面,可李郁不打算“慷慨”,坚持要把收费执行下去,以成惯例。
……
而四海票号,就是他新成立的一家规模尚小的票号。
票号大掌柜如今也换了个古怪的名字,叫经理。
第1任经理是前“天成元票号南方掌柜”刘金鑫,副经理是从财税署调来的人。
因为规模小,所以没有引起(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