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只是第一波次的齐射。
趁着当面之敌,再无一个站立着的可战鞑子兵间隙,陈学武迅速下达了全体短暂休整和检查、揩拭枪支以及补充弹药,进行自我兵员折损核实等一连串口令。
火铳手尽管是远距离杀敌,敌人几乎不可能近身,便会在很远时就被放倒,但这并不代表火铳手就是万无一失,不会受一点伤的。
诸如敌人的箭羽、流矢甚至炮火,尤其是自己的枪支,都会给火铳手带来一定的伤害。
而且第一波次,包含了攒射、轮射、齐射以及点射和自由射击等多轮射击动作。每个战术动作,都有它规定的换位、移动和据枪、验枪甚至清理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和程式。
所以全套战术动作和攻击下来,不仅仅是枪支会出现卡壳、污染甚至损毁等状况,火铳手也一样会面临眼睛、鼻孔以及腿脚等相关部位身体的各种意外状况,而且每个人的体力消耗也是十分巨大的。
这时候,验枪、补充弹药甚至换枪,同时也让每个火铳手停下来喘口气,喝点水吃点东西,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甚至不可或缺了。
另外,一些意外被枪火所伤,崴了脚的火铳手,也需要立刻进行医治甚至替换,这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好在这些环节都是经历过许多严格训练和日积月累起来的东西,所有程序和步骤,看似眼花缭乱,其实几乎都是在片刻之间便一气呵成——
第一重要的是枪支弹药,在熟练地验枪、补弹之后,绝大部分火铳手就已经开始掏出军粮,快速地往自己嘴里吃喝着。
而极少数受伤的火铳手,也在医护兵神速的验伤和医治下,重新回到自己在百人战队中的位置上。只要极个别火铳手,实在无力再继续战斗下去,则被抬到一边,暂时隐蔽了起来。
而这时,更远一些的鞑子兵,也终于反应过来,开始向这边蠢蠢欲动。
于是,一声熟悉而清亮的哨音,再次响起。
三个百人战队,如同一人,几乎在同一时间便完成了重新整队、重新战位并重新据枪、射击的所有过程。
“砰砰砰……嘭嘭嘭……”
随着一串串耀眼的弹道激射而出,冲在最前面的鞑子兵,在三个百人战队密集的枪子前,再次毫无悬念地一批又一批地倒在他们前赴后继的攻击路上……
就这样,在第二波次、第三波次的连续战斗之下,刚刚还气势汹汹甚至耀武扬威地围着张鼐及其五千孩儿军,猫戏老鼠般的鞑子兵,终于在陈学武这支三百人枪的火铳营,连续不懈的激射中,彻底被打得稀里哗啦,开始四散抱头鼠窜。
一直都紧张盯着战况的李自成,在瞠目结舌的狂喜中,竟第一个翻身上马,抽出腰间宝剑便要亲自杀出去,却被李过直接给拦住了。
“闯王,穷寇莫追,再说了,张鼐和他的孩儿军还在那里哩,哪里用得着主帅亲自出马的道理!”
李自成横了他一眼,忽然仰天长叹一声:
“张鼐,张鼐是不是还活着都不知道?”
“罢罢罢,这次到底还是这田见秀的火铳营建了奇功,既然如此,就不要抢了他们风头吧——”
说着,他拨转马头,望着明显是姗姗来迟打马而来的田见秀道:
“汝侯,你果然为本王寻到了一支了不得的新军,不仅一战成名,更是一战定乾坤。”
“李过拦着本王不让上阵,便由你代本王前去收个尾吧。”
田见秀点点头,看了一眼有些虎视眈眈的李自成老营和李过的新兵营,忽然笑道:
“闯王,弟兄们难得遇上一次鞑子兵,而且还是被击溃了的放羊般的鞑子兵,三千大军拢共也没有剩下多少了,不如就让他们全军出动尝个鲜吧?”
李自成一听,果然有些动容,扭头看向李过。
谁知,李过想都没想,直接摇头道:
“那就让老营全部上去吧,侄儿的亲兵营乃是闯王身边的最后一道防线,兹事体大。而且,平日也少有与敌直接浪战和野战的机会,这次就还是守在闯王身旁吧。”
李自成目光闪处,很快扭头道:
“汝侯,那就让我的老营上去一半,你的轻骑营也上去一半,好处也不能全叫我的本部兵马得了去吧?”
田见秀一听,马上推让道:
“闯王,还是让老营全部上去吧,我的兵马平时都是为闯王打野战的兵马,以后想要打鞑子,还不是常有的事情!”
这边厢虚情假意地就像摘桃子一样相互推让着,那边已经彻底击溃了三千大军的三个百人战队,在陈学武的居中指挥下,也开始从最后一轮的自由射击中,迅速调整为孟远一再强调的胜战之后,以三人一组形成的特有战斗小组——
三人一组,三组为一个战斗群,一边继续扫荡和清理着周边的残余鞑子兵,一边开始挑肥拣瘦地寻找着看上去明显是鞑子头目的散骑,穷追不舍,围追堵截。
不知不觉,以庄老三为主的三人战斗小组,与以李太原为主的三人战斗小组,在逐次推进的追击中不期而遇了。
由于两人本来都是各自队中的排头兵,而且私底下也是最要好的兄弟,所以两人一见面便笑了:
“老三,今日一仗过后,你的枪把子上可以刻几条横杠了?”
“恐怕还是赶不上你呀李哥儿,今天我打死的鞑子,已经被队长确认的,有十五个鞑子!”
“十五个?啊呀老三,你这枪法的确是的好生练练了,我这一组的石头蛋子都比你打得多——”
李太原说着,忽然扭头对他的一个组员道:
“石蛋儿,你说说,你今日一仗,拢共打死了多少鞑子?”
石蛋儿看上去,明显还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模样,而且很聪慧地不想卷入到两个比他资历都要老的组长之间的炫耀中。
可是,他又不能对李太原的话置之不理,最后只好腼腆地一笑道:
“三哥儿,今儿是我走了狗屎运,做不得数的,刚好打死了十六个鞑子兵,还是赶不上哥儿你枪把子上的横杠杠哩!”
所谓枪把子上的横杠,其实就是火铳手们自己在他的专属枪支上,自己刻下的一种印记——
一个印记,代表着一个被他打死的鞑子。
可别小看这个印记,因为这是从孟远军训科目中听来的一个故事延续而来的,所以在火铳手们之间十分盛行并且尊崇。
而且,这个印记,非鞑子不能刻上枪把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