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会功夫,小二提着一个大大的食盒进来。
他打了个千,麻利的打开食盒,先摆上凉菜。
分别是:蘸水牛肉,五香花生米,扣三丝,蒜泥鲈鱼,芦荟蜜枣和松仁玉米粒。
从下面取出热气腾腾的大碗菜。
隔板一打开,就有香气溢出。
香酥鸡,水煮鱼片,回锅肉,锅仔羊肉,糖醋排骨,八大碗热菜,两个孩子捂着肚子,咕嘟咕嘟的咽口水。
还没摆完,又有一个圆脸,看起来甚是讨喜的小二,也拎着一个大大的食盒进来,笑眯眯的端出用青花瓷碗装着的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肉,松鼠桂鱼,梁溪脆鳝,油爆大虾。
两人摆好菜品,退后两步,口齿伶俐的道:“今日佳节,师傅们忙着,托小的们来给老太爷,老爷,太太和少爷们请安!”
田高升笑道:“大家辛苦,回头都有赏!”
小二又说了几句吉祥话,笑容满面的道谢。
圆脸小二站着没走,在同伴离开后,又殷勤的上前,小心翼翼笑道:“狮子头,水晶肉和大虾都是小黄师傅的手艺,东家看可还能入口?”
田高升微挑眉,亲手先给田秀才夹了菜,又换了筷子,挨个尝了一口,笑道:“有黄师傅的八成了。
”
他话音一转,又点道:“回去告诉他们,等过了考试,才能掌红案!
那小二听了,脸上的喜色都遮不住,又打了个千,才退出房门。
他们觉得田高升说了那一句,这次的测试就稳了。
不过田高升可懒得管这点小事,对他来说,和家里人难得在酒楼一起用饭,可比这种小事重要。
福升酒楼作为双河镇最大的酒楼,菜色可是一绝。
南来北往的客商不仅都能在酒楼吃上地道的家乡美食,还有大厨专门研究改进出符合江南人口味的外地美食,很受本地老饕欢迎。
福升酒楼里厨子就有将近三十位,颇有名气的大厨师也有十位。
包括厨房的帮工,厨子自带的学徒,一个酒楼的厨房竟有将近百人。
酒楼的大厨,大多是田高升拜托孙有茗找的,个个厨艺精湛,八大菜系
应有尽有。
不过田高升找了这样多的好厨子,待遇优厚,让他们尽心工作,可不是为了开善堂。
田高升当初决定在双河镇开酒楼时,就决定要开一家最大最好的酒楼。
酒楼的建筑主体就有三层,内部装饰,摆设花费不下万两,建在河埠街这样的好位置。
建完酒楼,就花了田高升在外面赚的一半积蓄。
这样大手笔的建设,福升楼很快在双河镇站稳了脚跟。
又招募了这样多厨艺精湛的厨子,掌柜也是经验丰富之人。
双河镇越来越繁华,酒楼饭馆也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
福升楼开的不早不晚,卡在这个时候,一出现就强势的成为了双河镇和附近县城都最大,最有名气的酒楼。
期间的经历自又波折,总之,田高升凭借这一座酒楼,不过几年就赚回了成本,如今,田家所有的田产,池塘的出产甚至只有酒楼出息的零头。
田高升非常重视酒楼的菜品。
他虽然不是亲自管理酒楼,可酒楼的最重要的两方面,他从不会放心的交给别人。
酒楼,酒菜自然是一方面。
田高升作为本地的地头蛇,又搭着孙有茗,好酒是不难找路子的,一些年份不需要太久的,他还派人学会后,自家酿造。
而菜,养着这样多的厨子,银钱流水一样花出去,自然要有用处。
田高升不是吝啬之人,事实上,比起其他的开酒楼饭店的老板,他非常大方。
那怕有些只擅长一些时令菜色,过了那个时间段,其他的炒菜糕点都做的普普通通,甚至不如学徒的厨子,田高升也不介意高薪养着。
前提是你有用。
福升酒楼里的厨子也不是无休止的干下去的。
有些年纪大了,想要魂归故里,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的厨子,一般而言,田高升都会送上丰厚的仪程,他们掌着白案或红案就会空出来。
当然,还有些贪心,或不明事理的厨子,帮工,学徒,赵掌柜的火眼金睛发现了,也会把他们抓住,视情况禀告田高升,然后像破口袋一样丢出去。
这种情况每年都会有上几回,如果倒霉的是个厨子,剩下的学徒一定会感谢他。
每年这些空出来的位子,自觉火候到了学徒,会进行申请。
一般由田高升,赵掌柜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厨评判,有时还会选一些店里的熟客一起,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活动。
有钱有闲的老饕们是常做半个监察的,他们的舌头比大厨还挑。
当然,对这些小工,学厨,可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田高升大约看的太多,也没了新鲜感,不怎麽在意了。
田家人细嚼慢咽的慢慢吃饭。
不时还有小二上来送上新熬好的汤品,甜品,不过满桌早就摆满,再放不下别的。
还是杜三娘挑出几道众人不大喜欢,几乎没动过的菜色,让小二端回去。
喜哥儿玉哥儿埋头吃饭。
家里除了年节,不会摆上这么多菜,还都是好吃的菜,做的也更好吃。
刘厨子虽和酒楼大厨学过几手,但他更擅长的还是家常菜,更何况作为酒楼东家,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的厨子们,还是抽空亲自做了几乎每道菜。
其他人点的酒席,除了拿手绝活,说不定都是师傅指挥徒弟帮忙,反正吃起来没啥不同。
两个孩子一个劲的夹自己爱吃的菜,一个爱吃肉,只往碗里夹肉,一个喜欢吃河鲜,不耐烦挑刺剥皮,小嘴一一开一合,吐出带肉的刺和虾皮。
杜三娘见两个儿子,一个频频夹肉,一个吃鱼吃的满脸通红,吃一口吐半口。
她先盛一碗乳白色的鱼汤,递给玉哥,说他:“吃鱼嫌吐刺,你就喝汤,要是卡住喉咙可不是小事!”
又夹了几筷清炒小白菜,清炒芥白到喜哥儿碗里。
这几道菜蔬都是杜三娘点的,他们爷几个就没有喜欢青菜的。
田秀才吃饭颇有文人的慢条斯理,他频频朝唯二的水煮鱼夹去。
不过他吃了许多,也只有嘴唇微微红肿一些。
田高升从前也喜食辛辣,从前还跑到川蜀吃正宗的川菜。
只是他陪孙有茗吃饭,被他知道了这次习惯。
他从此少食辛辣,现在也只略动几块。
田高升上菜前就吩咐来顺去用饭,让他用完后,去镇上书铺将有五禽戏的图解一类的书都买回来。
他道:“你问问书铺老板,自己也翻看一下,多买几本不要紧,买到有用的才行!”
来顺比田高升小两岁,是田高升亲自选的小厮,也教过他读书识字,办事素来妥帖,田高升有什么事都习惯吩咐他,哪怕是跑腿的小事,来顺也都是亲自办的妥妥当。
田高升也更信任他。
田家主人在房内用餐,来顺也带着几位下人去厨房取来了他们的饭菜,也是菜香四溢,鱼肉俱全。
来顺几口吃完饭,就带着小厮去了同在一条街上的荣锦堂书肆。
荣锦堂是双河镇上数一数二的书铺。
如今文风日盛,印刷造纸技术不断革新,书本的印刷成本不断下降。
书铺里经史子集,杂书话本都是应有尽有。
荣锦堂书籍种类齐全,质量也好,来顺陪着他家老爷来此买过不少闲书。
书肆是文雅文雅之所,是河埠街的少有的清净之所。
来顺进去书肆,就有墨香扑鼻。
他也不看一排排,摆着密密麻麻书籍的书架,
直接到书肆中身穿青布衣衫的伙计面前,开口问道:“小哥,有关五禽戏的书籍,最好有图解的在哪儿找。
”
伙计一脸笑意,道:“您要找的是医科养生一类,在二楼第三个书架,书不少,要不我帮您找?”
书肆的这些伙计自然不都是腹有诗书气,但读书识字还是有的,不然客人问话,大字不识怎么接话帮忙。
伙计在书铺干了许久,一双眼睛也历练出来,谁是真心要买书,谁是蹭书看的八九不离十。
这个伙计打量来顺一眼,就看出这大概是替主家买书的管家仆役,目的明确,所以殷勤的招呼他们。
来顺笑道:“那就麻烦了,都拿来,我选几本。
”
哪里的伙计都一样,来顺心知肚明。
这样他能节省时间,伙计也高兴。
那伙计殷勤请来顺到书铺专门设有的桌椅前坐下
快步上楼,不一会就抱着一大摞书回来。
书是好书,纸是好纸。
来顺大略翻看,只有一本图解的五禽戏。
他将华佗的编著的有关五禽戏的医书也留下,思付老爷心意,将伙计拿来的有关养生的书籍也选了几本。
伙计轻松的□□本书,好似一点重量都没有,笑眯眯的送来顺两人去结账。
共花费了三两五钱。
书都一本本的由油布包好。
跟着来顺的小厮很有眼色的接过。
伙计送到门口,才美滋滋的笑着回到大堂。
他边迎接客人边想,这客人可不是谁都能痛痛快快的掏钱买书,做伙计就是得有眼色才行。
他看了陪着几位书生的另外一个
伙计,那股穷酸气,能买几本书?
他们荣锦堂书好,种类齐全,这价格就没有那些破烂书铺接地气了。
来顺带人回到酒楼时,田家人已经用完午饭,喝茶消食。
喜哥儿,玉哥儿一脸倦意,还是被父母催着走路消食,他们的小肚子都鼓起来了。
田高升陪着在房内慢走,见来顺拎着一厚摞书进来,惊讶道:“有这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