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梅县最偏远的柳林山区,有一位最受群众尊敬和爱戴的好校长,十多年来,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较差的山区学校,他带领教职员工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在山区艰苦的教育岗位上,为群众描绘了一幅最精美的教育蓝图,在教育界传为佳话。这个在教职员工和群众中有着极好的口碑的中年人就是吴良超。
2005年8月,组织将柳林乡中心学校第一校长这副担子压到了吴良超的肩上。其时,一些亲朋好友善意地劝告他,柳林乡中心学校摊子小,底子薄,教师待遇低。由于教师各项待遇与城里比,存在很大差距,近几年优秀教师想办法、找路子,或攀高枝进城,或作东南飞,到沿海发达地区赚大钱。造成柳林乡教师队伍人才匮乏,优质生源逐步流失,学生数量大幅减少,柳林乡教育工作难以开展,此时接手这副重担,肯定会吃力不讨好,到时在领导面前不好交差,在同事面前也没有面子。大家劝吴良超千万要慎重,不可莽撞。
此时此刻,吴良超没有徘徊犹豫,也没有向组织讨价还价。党性原则告诉他,关键时刻,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大局利益。作为一名受党多年教育的**员,理应听从党的召唤,越是艰险越向前。如果在个人利益上,老是瞻前顾后、颠三倒四,老是考虑个人名利小节,只会损害事业利益,损害国家利益。
党的一声召唤,让吴良超放弃了一切私心杂念。上任时,由于中心学校底子薄。帐上基本没有余额,也没有积蓄。2005年下半年,柳林乡中心学校依据政策,按学生数量收取了微薄的管理费,除去正常的开支,帐上仅余100多元钱。
春节在即,别的部门都在发福利,发年货。都在大包小包往家里带。此时此刻,作为中心学校的一把手,作为大家心目中的家长,吴良超没有钱为大家分发年货,心里十分难过。有人劝他,新官上任总要给职工一个好彩头,可以以公家名义到银行、信用社贷款,给大家办点年货,让大家过个高兴年。面对这个提议,吴良超沉默了。贷款发年货,虽然能博得大家的高兴,但是,借债要办还债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众所周知的清水衙门,此时大手大脚,将来只会债主临门,如何有心思搞教育,怎么会有精力干事业?看来只有亏待同志们了。他想,大家眼下对我有意见,将来会理解我的。会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2005年底,柳林中心学校的几个人只发了一斤香菇。一斤香菇,这是柳林乡中心学校教职工的全部年货。
这个年过得清贫,但是,这个年过得踏实。
面对穷家,吴良超摸索出了一套“穷”办法。
一是不租车。上县城开会、办事,不是特殊情况,他们从不租车。下乡一律骑车。全乡五个教学点,近的也有6公里,远的在15公里开外的望江山,上山下山常常要花费一天时间。尽管如此,吴良超一样骑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影响下,大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无论风雨,无论寒暑,坚持骑车深入各小学和教学点,听课、视导、检查,从不叫苦叫累。大前年年底的一场大雪封闭了道路。但例行检查工作不得不进行。吴良超硬是顶风冒雪,手脚并用,带头徒步40多里,来到了望江小学。身上被雨水和汗水湿透了。
二是不抽烟。为了节约,单位来了客人,吴良超常常用做客时别人给的香烟招待客人。
三是不必要的费用尽量不开支。2006年下半年校长培训,按照培训安排,要外出学习考察一周。为了节约经费,他借故没有参加。
四是不受礼。别人给你送礼,必然有求于你,这样只会损害集体利益。为此,吴良超给自己立下规矩,无论自己能否帮人解决问题,坚持一律不受礼,实在推托不掉的,将礼品交公。
五是与职工保持一致,不搞特殊。他的妹夫是搞建筑的,学校两次建房,他的妹夫都想参与,结果两次都被他婉拒绝。惹得妹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找他评理。吴良超的家属是下岗职工,学校领导想安排她做轻闲的工作,被他拒绝了。后来,他的妻子同其他职工家属一样,参加学校竟岗。弄的妻子很不高兴,说跟了他,福没享到,罪到受了不少。一家人至今住在学校的集资房中,紧紧巴巴,连到城关买套房的能力都没有。
俗话说,身教胜于严教。在他的影响下,中心学校的干部职工个个精打细算,人人一心为公。前年暑假期间,上级通知会计到挪步园填表,接到通知,会计二话没说就骑车赶到挪步园。副校长洪佛堂参加市级校长培训会,也借故未参加外出学习考察活动。
经过三年的努力,柳林中心学校的面貌变了,家底厚实了,人心凝聚了,口碑变好了。
众所周知,柳林乡地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乡中心学校摊子小,底子薄。全乡一所初中,四所完全小学,共五个教学点,不足1500名学生。而且,学校规模很小,最大的是乡小学也仅300学生,最小的教学点只有5名学生。由于学校点多线长,布局分散,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吴良超接手校长职务时,乡中教师办公用房和多所小学校舍都处于危房状态,或窗户腐烂,或墙歪壁斜,校舍破旧,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师生人生安全。一方面学校房屋改造在急,另一方面,学校资金严重短缺。2006年,全乡按学生数收取的管理费不足五万元。以此区区5万元,就是勒紧裤带不吃不喝,也解决不了房改难题。
面对柳林乡实际困难,如何谋学校发展?吴良超一是争取国家危房改造资金,精打细算,把有限资金分分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项目实施前,坚持科学规划,认真预算,算铁打钉。每项工程建筑单位只有功夫钱赚。二是多磨嘴皮,多跑腿,多方争取社会援助。
2006、2007年,两年间,教育局安排柳林乡的危改资金共27万元。实际上,该乡用这笔钱,做了近百万元的事。70多万元缺口,就是他们想方设法从社会争取来的。他们还从中心学校有限的经费中,挤出6万元,用于乡中道路硬化,铺设彩砖,修建花园。
柳林乡中心小学是基础设施比较差的学校,房屋建筑年代久远,房顶千疮百孔。每逢雨季,教室里大盘小盘承接雨水,一时雨声、盘声声声不息。宿舍楼也是千疮百孔。教师住在这里,提心吊胆,无法安心教学。可是,要解决乡小学老大难问题,没有20万元不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有位台胞想做一件善事,立即想办法与之联系。通过电话他们与这位台胞联系上了。但几次交谈效果不佳。尽管如此,他们不言放弃。有一次,他们听说这位台胞将要回故乡探亲。立即做好准备。在其探亲时,上门看望。他们的诚意终于打动了这位老人。老人慷慨捐资20万元,就是用这20万元捐款和3万元危房改造资金,为柳林乡中心小学建起一栋综合楼,维修改造了教师办公楼,修筑了150多米的围墙,教学楼全部盖上了红瓦。
塔畈小学两栋砖木结构的教室均建于70年代。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该校校舍难题,他们多次与该村联系,承诺如果村牵头建校舍,中心学校资助3至5万元。几经鼓动,该村通过外引内募,争取香港慈善总会8万元,果然下决心把原来两栋教室全部推到重来,建一栋标准的教学楼。村民也踊跃捐款助学,共捐款8万多元。
老铺村小学教学楼建于1996年。当年的木窗户都已腐烂,存在安全隐患。他们与村协商,合资将木窗户换成铝合金窗户。结果村欣然同意。村里出了3万元,占了大头,还硬化了校内主干道和篮球场。
为了解决乡中吃水难问题,他们还积极争取水利部门支持,投资10万元,引进了自来水。
俗话说得好,起家犹如针挑土。近几年来,柳林中心学校正是凭着这种以针挑土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最艰苦、最贫瘠的地方,改善了办学条件,美化了校园,优化了育人环境,留住了骨干人才,让教育之花扎下了根,开出了艳丽的花朵。
三、勤奋工作,以人格魅力感染教职员工
担任柳林乡中心学校一校长以来,吴良超时刻提醒自己,做“三个代表”的忠诚实践者,为党旗添光加彩,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搞改革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思想上树立群众观念,在决策上增强群众观点,在工作上坚持群众路线,在方法上注重群众感情,在评价上听取群众意见,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需,解人民群众所难。当校长既是一副担子,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付出。成长的道路,既没有感人涕下的事迹,也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从小学教师一步步走来,凭的是对事业的赤诚,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他从来不把校长当作官位,从不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中心学校的工作,大到学校规划的制定,小到完全小学的每一项管理,都要心中有数。为此,他经常下基层,到学校,到学生中,到教学第一线,用心去看,去听,掌握第一手材料。在工作中,他事事处处带头,要求大家做的事,自己带头做到。无论是下乡,无论是听课,无论是绿化建设,他都带头去做,带着大家去干。
刚接手校长工作时,学校员工之间关系复杂,经常有小摩擦,矛盾不断,极不利于工作。吴良超主动分头找到他们,个别谈心,会上沟通。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合力。出现了谋事一条心,说话一个音,干事一股劲的可喜局面。
有位名人说得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向社会索取多少,而在于向社会作出多大贡献。作为一名扎根山乡、扎根基层、扎根艰苦的中心学校校长,吴良超始终牢记这句话,甘守清贫,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