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南城门,一辆马车缓缓停下。
衙役老吴,有气无力的说道:“纳税光荣,每个人一文钱入城税。”
王承恩撩开车帘,掏出四文钱,递给老吴。
“谢谢纳税,请进城。”老吴伸手,把栏杆抬了起来。
“请问,不是有税票嘛?”王承恩开口问道。
“不好意思,你们没有出事良民证,所以不能开具税票。你们若是想要税票,可以先到衙门办理良民证。”老吴开口说道。
“谢谢!”王承恩放下车帘,坐了回去。
“良民证是何物?”王承恩问道。
车厢内,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连忙起身,拱手回答道:“回公公话,良民证就是类似路引之类,证明身份之物,办理良民证需银1钱。”
“孙炳,杂家这次出宫前来含山,要一路保密。杂家乃是做买卖的商人,你要喊杂家东家。”王承恩开口说道。
孙炳连忙抱拳道:“是!东家!”
马车进城停下,王承恩下车,想逛会街,看看含山百姓的生活状况。
王承恩走了一会,眉头紧皱,这还是一个小县城嘛?街上满是百姓,路边满是摊贩。而且街道两旁,无论是平常百姓家门口,还是各个商铺,全都是张灯结彩。
王承恩走到一个小摊前,问道:“请问今日是什么日子,为何四处喜气洋洋?”
摊主笑着问道:“您是外地人,刚来含山?”
王承恩点点头,开口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摊主眉飞色舞的说道:“今日乃是王青天成亲之日,含山百姓,哪有不知道的。待会俺也会去喝杯喜酒,顺便送点礼物,感谢王青天为我们含山百姓所做之事。”
“哦!小兄弟与王大人相熟?”王承恩问道。
“熟倒是谈不上。”摊主回答。
“小兄弟原来是王大人亲属。”王承恩说道。
“您是想问我,为何会去喝喜酒吧?”摊主笑着说道。
王承恩点点头,心想,一个做小买卖的摊贩,跟王文周又不熟悉,也不是亲属,怎么会被邀请参加婚礼?
摊主解释道:“王大人成亲,他想与民同乐,请所有含山百姓喝喜酒。就连城外难民营的难民,都没落下。您要是想喝喜酒,也可以去凑个热闹。”
“哦!”王承恩点点头,开口问道:“请问婚礼在哪里举行?”
摊主回答道:“您要想去参加王大人婚礼的话,您还得出城。南城门往西,有个圆形的巨大建筑,那是王大人所建设的体育馆,王大人的婚礼就在体育馆举行。待会快到时辰了,几乎所有含山百姓都会去,跟着人流走,准没错。”
“谢谢小兄弟。”王承恩拱了拱手。
王承恩转身看了孙炳一眼,开口问道:“体育馆是做什么的?”
孙炳抱拳道:“回东家,属下所派的番子并没搞清,体育馆之功用。只知道,花魁大赛,是在体育馆举行的。”
“走吧,再转一会,待会咱们也去沾点王文周的喜气。”王承恩笑着说道。
孙炳并没有回话,跟两个东厂番子,紧紧护在王承恩左右。
王承恩逛了一会街,发现含山的百姓生活都算不错,30多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没有乞丐。王承恩很是好奇,天子脚下的京城都有成群的乞丐,王文周治理下的含山县,却没有一个乞丐。
艳阳高照,快到午时,街头上行人逐渐多了起来。
很多百姓穿上崭新的衣服,走上街头。王承恩发现,他们手里都提着东西,没有空手之人。想必都是去参加婚礼,给王文周带的礼物。
王承恩嘴角带笑,一路上,他与几个百姓攀谈,百姓们提到王文周,皆都发自内心的大呼王青天。都说勋贵子弟多执绔,没想到,新建伯府倒是出了一个好苗子。
这时一个女子骑在白马之上,迎面而来,她连声高呼:“迎亲的队伍来了!请大家让一让!”
这女子身上的服饰怪异,王承恩眉头一皱,开口问道:“这是?”
“回东家,这是女警,也就是女衙役。”孙炳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哈哈!有些意思!”王承恩微微一笑,一路上,他听到很多新“名词”,皆都闻所未闻。王文周竟让女子做衙役,实在是有些标新立异。
“duang!”
罗鼓手走在队伍最前面,时不时的敲锣打鼓。
身穿超短期的“女警乐队”紧跟其后,欢快的音乐演奏起来。
王文周身穿大红袍,头戴大红花,骑在马上,拱手朝路人道谢。
“恭喜王青天!”
“贺喜王青天!”
“王青天早生贵子!”
路边的百姓纷纷道贺。
“那就是王文周?”王承恩开口问道。
“嗯!他就是王大人。”孙炳回答道。
“哈哈!”王承恩微微一笑,新建伯家的五公子,形象确实差了点。实在是太胖了。
其实王文周一直坚持减肥,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三百多斤,减到240多斤,虽说现在还有些胖,但比起以前的猪样,要好看得多。
“老程,你还不快走,到时候没位置了,可别怪我不请你喝喜酒啊!”王文周看到老程,笑着说道。
“王大人,喜酒你敢不让老夫喝,别怪老夫不让你进洞房!”程本青调笑道。
“待会见!”王文周摆摆手,骑马而过。
王承恩走到程本青身边,开口问道:“老先生与王大人相熟?”
程本青上下打量王承恩一番,觉得他气度非凡,“老夫与王大人有些交情。”
“在下乃是商人,听说含山生意好做,想来含山经商。正好遇到王大人成亲,也想去沾些喜气,不知老先生,可否带在下前去?”王承恩问道。
“听兄台口音,京城人士?”程本青问道。
“在下确实来自京城。”王承恩笑了笑回答。
程本青微微一笑道:“没想到,含山之事已经传到京城了。今日算你运气好,老夫带你进体育馆。如若没有老夫带路,想必兄台很难进入体育馆观礼。”
“谢谢老先生!”王承恩连忙道谢。
“老夫当年进京赶考,在京城也住了几年,听到久闻的京城口音,甚是怀念。敢问兄台贵姓?”程本青开口问道。
“在下王城。”王承恩说道。
“老夫程本青,应痴长兄台几岁,便以贤弟相称,走吧贤弟!”老程笑着说道。
“谢程兄好意!”王承恩再次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