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华打从回到了威尼斯,就没能闲下来。【高品质更新】两天来一直带着安和李阿明在城里面转。先就是去了趟威尼斯银行,换了点现钱在身上。然后就带着安把威尼斯的几间眼镜店转了个遍,定做了一大堆用来做望远镜的玻璃镜片。
几个月来只进不出,老这样下去恐怕就算到了英国也没多少钱了,而那些埋起来的铝锭,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暂时是指望不上了。所以还是得顺便赚点小钱才行。船太小,大宗的商品是无能为力的,那就只能做点贵重物品生意或者奢侈品生意了。不过周清华在贸易方面恐怕是没什么专长,但是想着见惯了大场面的海盗们都对望远镜欢喜无比,要是先别人一步把它带到别的城市的话,这个东西应该还是会有些市场的。
而仔细考虑了一下,周清华又把自己设计的望远镜简单改进了一下,当然,不是变成双筒的,而是把原先的一根长铜管改成两节相套的形式,这样就使得它携带起来稍微方便些。所以,周清华又去找了两间手工作坊定做了一堆这样的铜管子。
做完这些,三人满身疲惫的回到了所在的小旅馆。之所以是三人,是因为安说什么都要跟着一起,哪怕她就是威尼斯本地人,她是怕周清华他们一声不响就跑了。而周清华这次又转回威尼斯,是不是因为就是有这样的打算?她心里七上八下的,毕竟自己刚上船出海就遇到了倒霉的事情。
于是,安心里打着这样的小九九,一整天都显得有些心神恍惚的,而向来不大理解女孩子心事的周清华也迟钝的没有感觉到。
回到旅馆的周清华第一件事情就是痛痛快快的喝了一大杯水解渴,在外面忙了整天,让他累坏了。而肚子也感觉饿了起来。
小旅馆只供应如同船上伙食般的简单饮食,最多只多出点燕麦粥或者是面糊,这让周清华本来旺盛的食欲马上被打消了一大半。而李阿明和穆斯林水手们自己准备的清真食物几个月也让周清华吃得反胃了。所以,周清华又只能和安去找个餐馆吃东西,本来还想带上老安德森,为了尊重船上的穆斯林,周清华的船上并没有像一般的船一样准备很多酒精饮料,不过这个憋了好久的老酒鬼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间酒馆去疯去了。而安对这个结果似乎很满意。
两人找了个看上去不错的餐馆,要是放在几个月前,要周清华告诉别人将和一个美丽的意大利女孩在威尼斯的一间餐厅吃饭,恐怕都会说他是白日做梦吧。【百度搜索Www..Com会员登入无弹窗广告】不过现在看来……应该会是餐“浪漫”的晚餐吧,周清华不负责任的暗暗想到。
只是,餐馆中的环境实在是与周清华脑中的印象太有距离了……如果非要比较的话,恐怕更像是个印象中几个东西的混合物。餐馆不算很大,一架木制的带扶手的楼梯从一楼的一侧搭在类似阁楼的二楼上。二楼只有一楼的一半面积,靠着楼梯一侧装着木制的栏杆,楼上的人便可以看到楼下。
一楼靠里面的角落围了个柜台,如同后世的酒吧模样。穿过那旁边的走道,后面就应该是厨房和地下的酒窖。几个酒鬼正坐在那附近的一张小桌旁,一边灌着自己一边高声的谈笑。与他们靠近的地方稍大一些的桌边围了四五个人,正在用纸牌玩着某种赌博的游戏,而地上更是还有一堆骨头渣。而且整个店里除了从走道中走出个厨娘模样的女人外,就不见有女客人了。
靠外的一张桌子还算正常,几个穿着当下流行的西班牙黑色外套的先生正在用餐。坐在上手的一名绅士接过侍者手里的倒满酒的酒杯,“咕哝”一口喝完,然后把杯子交给他下手的先生,侍者机灵的为他斟满,而这一名先生在喝完酒以后又如同击鼓传花般的把酒杯又传给后一位……这让周清华看得目瞪口呆。而还不止这样,桌上的主菜似乎是只烤乳猪,先生们麻利的用刀割下上面的肉,然后满意的用手指灵巧的抓起它放进嘴中,其中一个还节约的舔了一下还沾着味汁的手指。抓起餐巾把还有些油腻的手擦了擦,接着拿起面前的勺子喝着面前一个半凹的盘子里的汤,嘴里发出“西里呼噜”的声响。周清华赶忙转头不去看这些,这让他避开了见到一名先生用桌布擤鼻涕的壮观场面。而要是他知道前一桌吃饭的一个先生甚至还在碟子里吐痰,不知道他会有何感想。
周清华的食欲恐怕没剩下几分了。看来这是场注定与“浪漫”扯不上关系的晚餐了。安可能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吃饭,有些局促,于是两人上到暂时没有人的二楼,找了个看不到下面的位置,眼不见为净。然后,周清华要了一只烤乳猪,两份据说是威尼斯名菜的“鲜肉盘”,一点葡萄酒,本想要通心粉,但是考虑到吃起来的难度太高,改点了一些面包。不过侍者告诉他只有普通的黑面包了,上等的白面包已经售光了,对这个没有什么概念的周清华也倒觉得没什么。
“啊?今天本来有白面包吗?可惜……”安在翻译完后多问了一句。
侍者回答:“是的,今年的小麦收成真是难得的好,价格都比以前低了好多呢,所以难得也可以做点白面包了。可是,城外的人家似乎每天还都还是很不开心的样子。我真是搞不懂,难道收成好了反而不高兴了?”
安把这个说给周清华听,周清华不多接口,不过看来恐怕是谷贱伤农了,就跟《多收了三五斗》里面差不多吧,只是这样的年份在十六世纪,恐怕真是少有得很了。不过他倒是对这个白面包和黑面包的说法有了些兴趣,便向安出口询问两者的区别。
“哦,我也不太清楚,只不过我觉得白面包软软的,比黑面包好吃很多,而且据说要做同样重的白面包需要更多的小麦,所以前些年收成不好的时候还不准做白面包呢,我也就是只吃过几次……”,安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不过还是帮着周清华询问了一下侍者。
“是这样的,白面包是用精面粉烤出来的,而黑面包就是用普通的面粉烤出来的”,侍者这样回答。安也只能照着字面意思翻译,尽管她也分不清精面粉与普通面粉到底有什么区别。不过周清华倒想起了他与原来的女友去买面包时候的经历,她坚持要买那种什么“全麦面包”,说是有营养一些,也不知道这和黑白面包有什么关系。
最后,周清华特别嘱咐了侍者一定要准备两个杯子,而且还把厨房里最小号的叉烤肉的叉子也一并拿两把来。当然,他更加中意用筷子,不过做这样的要求恐怕不大现实。
而吃着黑面包的周清华发现恐怕就是自己所知道的那种“全麦面包”,也就是磨面的时候还保留了麸皮的那种,不过稍微比记忆中的口感要硬些,可能是因为发酵的关系吧。那白面包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几百年后的那种普通面包?如果真是那样,倒是真有意思,世界天翻地覆了,连“下层面包”也“当家作主”了。周清华料想的不错,事实也正是如此的。
而拿来的叉子似乎还是稍微大了些,而且只有两个叉,倒有些像中国屠夫用来叉猪头的叉子,不过总算能用,周清华熟练的左右开工的使用刀叉,当然,这个熟练只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是放到周清华来时的世界,恐怕只能算是勉强能用的水平而已吧,不过,对于安和一旁的侍者却觉得相当的新鲜。安也学着周清华这样使用起刀叉来。一餐饭总算是在两人愉快的交谈中结束了。而周清华也居然也把那盘生牛肉片做的“鲜肉盘”也给吃了下去……
可能威尼斯注定是个与周清华有缘的城市,没想到他的这餐饭,又给吃出了名堂来了。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威尼斯也慢慢从这个餐馆开始流行起两件事情来,一个是吃饭的时候给每个人一个酒杯,第二就是给每个人准备一把小叉子,而后来为了吃通心粉的方便,又把两个叉的叉子变成了三个叉,而变成四个叉就是英国人的功劳了。而这一流行,也慢慢从威尼斯传播到意大利(地理意义上的)全境内,然后开始向整个欧洲发展。
当然,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一位德国(当然也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的传教士就谴责叉子是魔鬼发明的奢侈品:假如上帝要我们使用这个工具,为什么还要我们长出手指?而又有一个因为学习了用叉子的先生回到故乡后被朋友们嘲弄成“叉子手”。不过,到了三十年后,也就是1589年的时候,法国宫廷中用餐的时候,终于也用上了叉子了。所以,周清华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无意中还引领了一次革命,那就是这场“餐桌上的革命”!而一系列复杂的西餐就餐礼仪,也当然就在这一将近三百年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从此“毒害”着一代又一代。只不过,这场革命,并没有留下周清华的名字就是。
(章后记:欢迎来到十六世纪!本章的情节,并不复杂,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本章所写的是搞笑。不过本章所描写的场景,正是当时欧洲的真实场景,甚至1558年的小麦大丰收,也是有史可查的――记录是1559年,书中提前了一年――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觉。或许有朋友会觉得只有下层的生活是如此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周清华现在过的,在当时绝对算是上层人的生活了!至于下层人的生活状态,以后的冒险中可能会遇到。写完这章,我有些感叹,就是这样一群我们看来还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居然能在短短的五百年内,让整个人类的生活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而如果领导这一切的是远比之文明的中国人?今日的世界又将会如此呢?在以后,我们的足迹将会踏上遥远的东方,大家就会更加体会到我的这种感触!最后,祝大家阅读愉快!下一章,周清华将会遇到一个很大危机!敬请期待)
附:
1、叉子在餐桌的使用历史上确实起源于威尼斯。
2、法国宫廷宴会使用叉子确实开始于1589。
3、现今所用的西餐礼仪(欧式),基本成型于十九世纪中期,后在细节上有些变化。
;
海权世纪15_第十五章这才是生活(上)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