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武小武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接过电脑,从包里取出一瓶冰红牛给他。
侯一盾开了饮料,“小武你看,这些都是QQ聊天、手机短信的截图,时间距离现在都快十年了,那会儿好像连微信都没有。我大概分了一下,三个文件夹,里面对话的主角,一个叫唐诚勇,一个叫庞林,前者就是水房的学长,庞林是他的导师。”
武小武皱眉细看,截图上也并没什么异样,“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对话,没啥问题啊?怎么就毁三观啦?”
“你别急,耐心往后看,我是凭感觉,就是这俩人关系有点怪,按照他们这种关系的递进程度,分成三个文件夹。而且学长那个时候,咱们那片男寝楼,还是老校区的研究生宿舍,好像是唐叔来的前两年才迁的。”侯一盾示意武小武看第一个文件夹内,最后的几张截图。
从那几张截图开始,作为导师的庞林,对唐诚勇提出“周六晚上正式举行拜师礼,今后也要效仿我国古代入室弟子的模式、英国剑桥的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每天晚上进行六十四分钟的面对面交流”等要求。
唐诚勇当时的回复简短且坚定,表面上似乎是一位受人尊重爱戴的导师,提出合理妥善的建议,并被学生充分认可和拥护的样子。但学长的脸在武小武脑中挥之不去,他知道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随后第二个文件夹里,截图中的对话就已超出了师生范畴。还有几张看似不起眼的,唐诚勇和同学、好友的聊天记录,但那些记录中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好友同学,都开始称唐诚勇为“唐总管”。
余者更多的内容,则是庞林事无巨细地使唤唐诚勇,并称之为“用行动来传达尊师重道、以实践来检验天降大任的真理”,这也是侯一盾感觉毁三观的起点。
比如,从第二个文件夹开始,庞林就不再称呼唐诚勇的名字,而是用了“臭小子”这样一个奇怪的称谓,而唐诚勇的回答,也从过去的“在,我在”之类,变成了“到!”。
随后的大量截图,均是庞林想要吃某地的外卖,让唐诚勇半小时内送到指定的地点;庞林的狗需要洗澡、电卡需要充值、家里需要打扫卫生、乃至擦车洗车、去停车场接庞林到办公室等,唐诚勇都得无条件地快速执行,以体现能成大事者的“行为积累与心理建设”。
更令人错愕的是,庞林作为一个男导师,还会让唐诚勇评价他的衣着、在需要应酬和打牌的时候及时出现、乃至于庞林酒后情绪低落,抱怨咒骂前妻时,也需要唐诚勇充当聆听者,并给予安慰。
如果说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从那次“拜师礼”之后,变成了更像是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那么第二和第三文件夹的转折点,来自于庞林导师的一个新提议——他让唐诚勇仔细研读萨德侯爵的一本,并努力做到能背诵全文。
从一开始的绝对服从,到庞林发出这个提议,唐诚勇很罕见地反问对方,为什么要在几乎每天晚上的“六十四分钟”交流之前,让自己对那本鞠躬行礼。
庞林似乎很得益于自己推崇的这本“精神圣经”,他告诉唐诚勇,一位合格的导师,应该同时具备总统、主教、法官、公爵的特质,而这些特质的集合体,就是我国古代最“完美且理想”的五伦关系,他则应化身为“父亲”的角色,并需要一套特殊的语言系统来支撑。
此后,从第三个文件夹开始,庞林称唐诚勇为“爱子”,唐诚勇则开始称他为“父亲”,无论唐诚勇沟通任何事,都要以“敬爱的父亲,儿子如何如何”开头,一个话题或指令结束后,唐诚勇还需要对庞林进行一定程度的赞美与讴歌。
“这他妈的日月神教都没这么过分!”武小武想起学长脖子上的勒痕,对唐诚勇的同情超过了对他灵相的恐惧,心内也已明朗,大概知道了学长为什么会自杀。
侯一盾愤愤不平的表情道:“你往后看,这个庞林真的不是东西,小武,回头你得想办法,庞林现在还在我们学校呢,当年的事儿不知道是压下来了还是怎样,我们得给学长出这口气!太坏了,这还能算是人吗?把学生当成奴隶的,还叨叨叨叨一堆学术理由,太可怕了。”
之后的对话截图,在武小武两人看来,除了某次庞林要求唐诚勇“成大事者需要舍弃儿女私情”,变相要求唐诚勇和其女友分手之外,剩下的就只有“洗脑”“勒索”和“威胁”三类内容。
一方面,庞林暗示唐诚勇,如果不慎被同学和外人问起,唐诚勇必须谎称自己的父亲早逝,所以自己对庞林充满了崇拜和父亲般的依赖,并要求唐诚勇在胸口纹上庞林名字的缩写字母,每晚的“六十四分钟”交流,也从干活儿、宣泄情绪的对谈,变成了某种仪式,唐诚勇需要捂住胸口的字母纹身,用特定的动作,跪拜庞林的衣物鞋子、并向庞林“请安”;
另一方面,唐诚勇的多笔奖学金、助教补助,被庞林分配给了研究所或收入囊中,并让唐诚勇写下书面保证,以儿子的名义,在毕业工作之后,也要为尊敬的父亲出钱出力,保证书结尾还有署名和手印;至于上缴实习工资、强行收取论文版面费等,除了唐诚勇,还有别的学生和他有一样的遭遇;
再一方面,所有对话截图中,唯一让人觉得暖心的,是唐诚勇含蓄地向一个朋友诉苦,可惜并没有明确地把矛头指向庞林。从这些倾诉与安慰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唐诚勇从一开始就在计划自己的“毕业逃亡之路”,然而临近毕业时,庞林却想让唐诚勇留下来,继续读他的博士,换而言之,唐诚勇的免费奴隶之路才走完第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