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有这样一种现象,当领导期望发生什么,就总会有满足这个期望的人出现。当领导希望得到什么,就会有满足这个希望的人出现。
果然,在李治发出他希望让武则天当宸妃的信号没多久,一个为他打开困局的人,便闪亮登场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李义府,男,瀛州饶阳人,贞观时期的进士出身,说话时彬彬有礼,外表柔和,温文尔雅,笑容可掬,表现得很谦恭随和,内心却阴险歹毒无比。
谁若是得罪了他,他绝对不会和你当面发生冲突,也绝对不会对你表示出不满,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暗地里,才会害你。让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滴,被他卖了还得帮他数钱,被他害死了还得对他说,老李啊,你真是个好人!阿嚏!
也就是说,李义府面子上永远和你过得去,背后才和你过不去,再让你得罪我,再让你得罪我……
有个成语叫“笑里藏刀”,说的就是此人。
他是李治做晋王时的老部下,李治作太子的时候,他又担任太子舍人,和太子司仪郎来济以文墨齐名,号称“来李”。李治做了皇帝之后,两人同时升官做了中书舍人。
可是,来济得到长孙无忌的赏识,接替王皇后舅舅柳奭职位成为了中书令,他却仍然是5品中书舍人,在官职位置上没有任何进步。
这让他有些不满!
事业上原地踏步也就罢了,重要的是,他连这个职位也保不住了。因为他得罪了长孙无忌,被长孙无忌穿了小鞋,发配到偏远的四川壁州任5品司马。从官阶上讲,属于平级调动,但是,却由京官变成村官了,生活条件艰苦了不说,政治前途也渺茫了,实际上被贬了。
还是恶贬!
再让你不了解中国的行情,敢得罪领导!
这就是得罪领导的后果,好好反省去吧!
……
贬官文件已经拟好,就等发出,便可执行。这个时候,李义府因为职务之便,提前知道了这个任命,心想完了,得罪领导的后果太严重了,他太不想去那个老少边穷地区了(废话,谁想去),又无计可施,非常郁闷,便去找同为中书舍人的好友王德俭诉苦,请教该怎么办,怎么就可以留在京城不走了。
王德俭脖子上长了个很大的肉瘤,狡诈多智,有计谋,人送绰号——“智囊”,他在听了李义府的诉苦后,出主意道:听说当今圣上想立武昭仪为后,却始终担心宰相和大臣们有异议,如果你能公开出面支持此事,定能转祸为福。
按史书的话说是,“上欲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者,直恐宰臣异议耳。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矣”。
有这事?
这是个机会呀!
大好机会!为领导满足心愿就是让自己进步的机会呀。于是事不宜迟,他当晚就叩阁上书,给李治上表,恳请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为后。
还说这是天下老百姓共同的愿望。
朝堂之上,终于有人为李治换皇后发出了声音。
正在为换后之事苦恼的李治,终于大为开心,可算找到支持者了,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此人。
有门!
李治对此非常欣慰,看来官员们并非都仰长孙无忌的鼻息反对自己,并非铁板一块,那就以李义府为契机当换皇后的突破口吧,我要让李义府成为长孙无忌的蚁穴,我要让你千里之堤,溃于此蚁穴。
李治立即召见了李义府,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与他进行了会谈,就换皇后的事情彼此交换了看法,临走时,还赐给李义府一抖珍珠,意思是小李子,你这嗓子喊得很好,喊的我热血沸腾内心激动,绝对是中国好声音,这斗珍珠赐给你,拿回去磨成粉润润嗓子吧,明天替我在朝堂上喊出换后的声音。
李义府一看李治接见并褒奖了自己,知道有戏,于是乘机说道:我很想为陛下效力,可惜没有机会了,长孙大人就要调我去西南赴任了,说是“锻炼锻炼”,就算我想为陛下呐喊,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李治眉头一皱:这不是问题,我让你留在京城就是,不用走了。
李义府一听,我等的就是领导的这句话,太好了,我的目的达到了,喜滋滋地走了!
武则天很快就从被窝里听说了此事,非常开心,立刻派人前去慰问了李义府——鼓励他就这么干,这么干下去,将会前途无量……阿嚏!
李义府于是在朝堂之上公开提议此事,说王皇后一直没有给皇上生下皇子,不适合当皇后,应该把凤冠让出来,让武则天来当皇后。
这个说法一出,举堂皆惊!
更让大家震惊的是,几天之后,李义府竟然升官了,从5品中书舍人升到了4品中书伺郎。
大家看出来了,这是那个提议引发的结果,谁支持武昭仪当皇后,谁就可以升官发财!即便得罪了权臣长孙无忌也无所谓!
无所谓!
真得无所谓!
大家一看,不过是投入了几句政治表态而已,就能既升官又发财,竟有这等好事?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滴,大臣们开始激动,受李义府既升官又发财的影响,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包括卫尉卿许敬宗、中书舍人王德俭、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在内的一大批大臣,都效仿李义府,提出换皇后的请求,为李治换皇后吹响了集结号。
毕竟,我们也喜欢珍珠,也喜欢升官,所以,也为你呐喊。
就这么现实,阿嚏!
这就是,能当官发财的方法,永远是大家最愿意模仿的课堂,毕竟,谁也和官帽子和钱没仇……
这些为李治摇旗呐喊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出身都比较低,官位也比较低,都多少有怀才不遇未被组织重用的感觉,希望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讨好领导,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来一个咸鱼大翻身。
老子可算逮住机会了,阿嚏!
在这些人当中,许敬宗的年龄最大,官阶最高,工龄最长,因此成了提出换皇后集团的领军人物。
许敬宗是“智囊”王德俭的舅舅,他的父亲许善心(曾任武则天姥爷杨达的副手)在江都政变中被杀,许敬宗为了活命,竟然在杀父仇人面前“蹈舞求生”,苦苦哀求人家饶他一命。本来,人都有求生的欲望,这可以理解,偏偏当时有个大书法家叫虞世南,他的哥哥虞世基也要被叛军处死,虞世南无力挽救哥哥,便跪在地上求放掉哥哥,甘愿替哥哥去死。同样是求饶,虞世南这一跪,跪出了千古美名,而许敬宗这一舞,就舞出了千古骂得名,流传下来一句话:“虞世南匍匐请代,许敬宗蹈舞求生”。
虽然许敬宗贪生怕死,却才华横溢(才华横溢的人好像都比较贪生怕死),文章写得特别漂亮,被当时平定天下的李世民收为了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起做了高参顾问,等李世民当皇帝后,他被任命为中书伺郎。
本来等待许敬宗的是一条金光大道,可他却在636年参加长孙皇后的追悼会时,“笑场了”,原因是,见大书法家欧阳询长得不好看,太不好看了,还有喜感,竟然当场哈哈大笑起来。
李世民这边正哭得伤心,见许敬宗却笑得那么开心,心想死的不是你老婆,一怒之下,将其贬官了,让你到偏远山区好好笑去。
到了李治时代,许敬宗又回到了中央,好容易混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却由于把女儿嫁给了少数民族首领冯盎(高力士的曾祖),还狮子大开口要了不少财礼,被人弹劾贪财嫁女,又被贬官了,离京去了地方。
后来又混回中央,当了卫尉卿,虽然也算三品,却只是负责皇宫车马事务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交安委主任,鉴于当时的公车还不允许私用,所以许敬宗也就没啥实权,属于不得志的官员。
总而言之,此时以许敬宗和李义府为核心,一大批中底层官员都围绕在了李治和武则天周围,开始为武则天当皇后摇旗呐喊起来,他们都希望借此机会,来个咸鱼大翻身,早日“进步”,继续“进步”。
但也有不知趣的!
长安县令裴行俭(裴仁基之子)听说皇帝要改立武昭仪为后,便私下里找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议若是武昭仪当了皇后,国家的祸患就开始了……坚决不希望换皇后,很有国家主人翁的意思。
结果,此事被御史中丞袁公瑜知道了,他发扬中华民族喜欢打小报告的光荣传统,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扬夫人又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女儿,武则天又以枕头风的形式吹给了李治。
李治听到后,非常生气,大家都知道,领导很生气的后面,就是后果很严重,所以几乎是立刻,裴行俭就被贬为了西州都督府长史。
这是被贬到什么地方了?
西州都督府在新疆的吐鲁番,按照当时的行情,这是被下放到了最边远的边区,最艰苦的地方!
从此,裴行俭在新疆吐鲁番过起了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的生活,总之吐不吐葡萄皮随你,但碟凉话滴不随你。
阿嚏!
就此,裴行俭成为了不同意换皇后的反面教材,反面典等于型就这样树起来了。
紧接着,李治任命许敬宗为礼部尚书。
随着这两个人一个贬官,一个升官,大臣们都心里有数了,更多的人开始考虑自己的立场,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决定向组织靠拢!
李治终于显示出了他作为皇帝的威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去基层工作相当忙!阿嚏!
时机已经成熟了,李治打算找个合适的机会,和所有大臣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