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人物的名字叫宋璟。
宋璟,男,山东邢州人,武则天时期的进士出身,李显时期为相,此时任广州都督一职。此人的特点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刚直不阿,从不向权贵低头,堪称唐太宗时期的魏征,宋仁宗时期的包拯,明世宗时期的海瑞,敢于和各种各样滴领导过不去,受到很多人的钦佩。
此人是武则天执政以来朝廷的道德标杆,在政坛上绝对是敢于和各种领导过不去的人,他敢于“叫板”的,全是朝中数一数二的牛人。
武则天时期,有一次吃饭,张易之非要把上座让给宋璟,还说宋憬是天下的第一人,理应坐。这是多大的面子呀,可宋憬却毫不领情,说本人才疏位卑,张卿怎么说我是第一人呢。场面顿时有些尴尬。这时,两脚狐宰相杨再思打圆场了,说你怎么可以称张易之先生为“卿”呢?你应该称“郎”才对呀!宋璟反唇相讥道:官员的称呼不就是卿?仆人对主人才称郎,你又不是张卿的家奴,为何要称他为郎呢?难道你把自己当人家奴才了。弄得杨再思很下不来台,把在座的人都吓坏了(举坐悚惕)。张易之没想到自己好心让座竟换来了冷嘲热讽,自此和宋璟结下了梁子,没少在背后背他的蝎子,差点把宋璟背死了。
阿嚏!
李显当皇帝后,赞赏宋璟忠诚正直,便把他连续提拔到了黄门侍郎的重要位置。有一次,当时最牛的大臣武三思登门主动拜访,请宋璟帮忙。这事儿搁一般人,那是领导看得起我呀,得抓住为领导服务的机会呀,领导的面子必须给呀,可宋璟却听完武三思的话后,立即脸色就变色了,义正严辞的告诉武三思,武家时代已经过去,你别再有啥非分之想了,否则就只能是吕后子侄吕产吕禄人死身败的结局。
不给领导面子也就算了,还让领导接受了一次再教育,算你狠!
阿嚏!
李旦时期,太平公主为了将来当女皇,想把李隆基从太子位上撸下来,换一个昏庸懦弱的人,便在半路上拦住宰相们,暗示他们应该上书,废了李隆基,宰相们闻听,大惊失色,却无人敢言,只有宋璟质问道:太子为大唐立下莫大功劳,是国家的真主人,你怎能说出这样话来(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柰何忽有此议)?
至此可以看出,宋憬敢于叫板的,全是朝中数一数二的牛人。
可见宋憬的勇气比西班牙的斗牛士还牛,阿嚏!
没有过人的胆量,没有一棵公正无私的心,没有敢于捍卫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是绝对做不到此点的……按《大唐新语》的记载,就连武则天都“惮其公正”,可见宋璟的正义,堪称“正能量”的楷模,也正是由于他的“不通情、不达理、不合作”,导致他在政治上屡遭陷害,被张易之、武三思、太平公主都害过,却历经艰险,矢志不渝。
716年12月,李隆基派杨思勖前往广州去接宋璟回京任职。按今天的标准,相当于领导派机要秘书乘专机去接你,是了不起的待遇。
这位杨思勖大家可能还记得,就是李重俊政变中如探囊取物般取了李多祚女婿的首级、多才多艺的宦官,太监中的战斗机,此时官居3品,身兼高级内侍与将军两职,是李隆基身边除高力士外的最得势宦官,很多官员都巴结他。可是宋璟竟然没有和他说一句话——从广州回西安,走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和他说一句话,直接把他当空气了。
这可把杨思勖委屈坏了,一回到京城,就向李隆基诉苦了,说宋璟傲慢无理,藐视他其实就是无视皇帝呀。李隆基听罢,却没有怪罪宋璟,而是感慨了很久(嗟叹良久):此人果然正直呀!要知道,古代可是讲究“内外官互不交通”的,以免内外勾结结党营私于皇权不利,宋璟这是“依法不说话”呀!李隆基因此对宋璟愈加器重(益重)。
至此,宋璟成为了继姚崇之后,李隆基开元时代的第二位首席宰相,四朝为官,两朝为相。这一年,宋璟53岁(比姚崇小13岁)。
宋璟上任后,紧密围绕在以李隆基为核心的皇中央周围,高举封建主义的不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具有姚崇特色的国十条开拓前进,积极主张推行贞观时期的各项先进政策,恢复了李世民时期的谏诤制度——此制度在李治时期被废止,此时在宋璟的建议下才重新得到恢复。此制度的特色是:除了机密和细小琐事外,皇帝和任何大臣都不能私下单独议事,都要有史官和谏官在场才行,目的就是避免暗箱操作,让某些奸臣出馊点子尽谗言没了机会,事情不合适,谏官就会当场提出反对意见。此制度的实行,制约了皇帝和大臣滥用私权,皇帝要是敢胡来,史官就会记你一笔,让你的“事迹”被后人耻骂。
正所谓没有黑幕的政治就不叫政治,政治若少了暗箱操作、随心所欲和滥用公权,当领导的权威感、神秘感和愉悦感就会大大打折,李隆基虽然对此制度表面叫好,却不由得暗自叫苦——太严了,姥姥!
宋璟将工作重点放在了选拔任用人才上,根据才能授予官职,使文武百官都各称其职,实施刑法和赏赐均不徇私情,对皇帝也是敢于犯颜直谏。李隆基因此对他十分敬畏,对不符合自己意思的上奏,也总是曲意听从。按史书的话说是“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
可以说,宋璟对李隆基的意义,相当于魏征对于李世民,阿嚏!
宋璟对贪官污吏毫不留情,对百姓却总是充满了官员少有的人情味,因此被百姓称作“脚阳春”,意思是:他走到哪里,就会把阳光带到哪里,不像有些官员,无论走到哪里,就会贪到哪里,“脚贪冬”
阿嚏!
有一次,宋璟半谦虚半自得地问紫微舍人齐浣,就是当初说姚崇是救食宰相的那个活典籍,说我不敢和先朝的“房、杜”相比,但我和前任姚崇相比如何?我能比得过他吗?没想到齐浣连想都没想就说:不如!宋璟有些失望,却未因此羞恼,反而从内心更加敬仰姚崇。
按司马光的评价,在唐朝的369位宰相中,前有房玄龄、杜如晦,中有宋璟和姚崇,其余的宰相,都无法与这四个人相提并论。按史书的说法就是“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厉害,就是厉害,阿嚏!
720年1月28日,还没过完所谓的“正月里来全部是新年”,宋璟就被免职了。除了和姚崇一样“专任就不能久任”的原因,更本质的原因在于:他太过于刚直了,总是犯颜直谏,让李隆基不舒服了。
宋璟不知道,人的本质是享受动物,如果一个下属总是让领导找不到当官的乐趣,每天劝谏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做,即便你再能为人民服务,离被贬官也不远了,何况此时的皇权已经稳定,国家的各项经济指标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标准,所以李隆基的意思是:宋璟同志,你还是歇歇吧——你歇歇,我也好歇歇,我可不想再这么辛苦了,每天被你这么“束缚”着,我辛苦当官为哪般呀?我辛苦挣钱又为哪般,不就为了享受吗,现在能享受了,为何还要如此辛苦呢?
你以为老子我是为人民服务呢?
老子我要享受了!
这就是李隆基此时的想法——该享受了。
于是乎,宋璟被免职了。
满打满算,宋璟在首席宰相位上一共干了3年零半个月。
从此,再无一个宰相敢真正向李隆基犯颜直谏了。
姚崇和宋璟对于李隆基开创的伟世基业,可以说功莫大焉,他们也享受到了帝王给与臣子的至高礼遇。据《次柳氏旧闻》载:只要姚崇或宋璟觐见,李隆基总要从御座上站起来,以示敬意迎接;姚崇或宋璟离开时,李隆基也总要出门把他们送上宝马车,这是多么了不得的礼遇呀!要知道,这可是在封建的万恶的旧社会呀,礼遇极其的高!
阿嚏!
721年,姚崇病逝,享年71岁。
737年,宋璟病逝,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