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徐荒说有地方上去,慕容言心道有门儿,把夜明珠举出水面照明,接着朝徐荒那边游了过去。
徐荒借着手里夜明珠的光,指着一个方向说道:“疯小子,你看那儿是不是一个断桥?”
河岸两边墙壁高耸,顺着徐荒指的方向,慕容言看其中一侧的墙壁上贴着大半截藤桥,离水面差不多还有半个身子的距离。
听到徐荒的话,莫离琉影也游了过来,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大半截藤桥,指着头顶上说道:“这藤桥看来原本应该是横在这上面的,可能是因为时间太久,或者什么其他的断了。”
“就是不知道结不结实。”慕容言质疑道。这藤桥这么断的他倒是不关心,他关系的问题是能不能上去。游到了藤桥边,慕容言用力扯了几下,发现还居然挺结实,想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应该不成问题。
这里是引水渠,当时应该有引水的通道会一直通到外面,不过想来这里既然是死水,那么那些引水的通道应该在这里建成后就被封死了,想从这方面想办法不太可能,还是眼下这个藤桥靠谱。
有了出路,慕容言也不耽搁,向徐荒和莫离琉影招呼了一声,就率先顺着藤桥爬了上去。过程中,慕容言发现断掉的这截藤桥上居然有许多水渍。试想如果这个藤桥是被淹掉的话,那这上面应该是全湿,但眼下藤桥上的水渍却是局部的。
用自己的手和有水渍的位置笔画了一下,慕容言居然发现差不多,显然是有人从这里爬上去之后留下的,这个地方应该再不会有其他人,所以说这个人只能是大哥慕容毅。
“楞着干嘛呢?上去啊!”徐荒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已经爬上了藤桥,冲着上面正在想问题的慕容言喊道。
被徐荒的声音拉回思绪,慕容言道了句没事,便接着继续往上爬。一路往上,依旧还和很多水渍,这也使慕容言更加确认刚才的猜测,大哥慕容毅肯定也是从这里上去的。
引水渠原本就很宽,横在上面的藤桥自然也不会短。这地方水汽重,湿气大,藤桥上都长了青苔,再加上这上面的水渍,爬起来显得有些费劲。
刚才在水里消耗了太多体力,根本没机会休息,这会儿又开始费劲往上爬,就是个铁人也会抗不住。慕容言爬着爬着就开始感觉有些吃力起来。
又往上爬了一段,慕容言停下来缓了一下,往上瞧了一眼,发现离上面已经不远了。慕容言心道长痛不如短痛,现在这种情况不是休息的时候,倒不如一鼓作气爬上去再休息。
手脚并用,慕容言加快加快速度往上爬,本来距离上面就已经很近了,接下来没用多少时间就爬了上去。徐荒和莫离琉影依次跟在后面,慕容言上去后搭了把手,把他们两个给拉了上来。
上面是一个类似于城墙的地方,一侧是刚刚上来的引水渠,另一侧就不知道了。慕容言现在可没工夫想这些,早就累得不行了,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趁此间隙,抓紧时间缓一会。
徐荒倒是没闲着,刚爬上来就去另一侧往下看,结果刚瞧了一眼就猫下腰,回身对着慕容言就是一阵挤眉弄眼,也不说话,就像是突然哑巴了一样,似乎是怕说话会惊动什么东西。
见状,慕容言心道这死老头难道中邪了?不过随后就发现徐荒一直指什么东西,好像是让自己过去看。慕容毅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一旁的莫离也同样发现了古怪,二人对了一下眼色,一同徐荒靠了过去。
走到徐荒旁边,这才听到徐荒小声道:“下面全是人。”
这地方还有其他人?慕容言顿时一头雾水,看徐荒这紧张的样子,搞得被像传染了一样,小声问道:“多少人。”
徐荒回答道:“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少说也上万了。”
听徐荒说上万,慕容言吓了一跳,这地方有人就够奇怪了,上万是什么意思,是谁弄这么大阵仗?
见慕容言有些怀疑,徐荒指了指下面,示意不信你自己看。慕容言将信将疑地缓缓站起身,往下瞟了一眼,心差点没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只见下面黑压压一片全是人,由于距离的问题,看不怎么真切,但依稀辨得这群人都身着甲胃,手持各式兵刃,人手一个火把,把下面照得亮亮堂堂,整个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虽然提前听徐荒说了一遍,但慕容言亲眼瞧见后还是吃惊不少,于是小声说道:“这群是什么人?搞这么大阵仗不会是针对咱吧。”
“你们就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吗?”莫离琉影这时候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慕容言反问道:“有什么不对?”
莫离琉影接着道:“你们没发现这群人安静得可怕吗?就连一点动作都没有。”
经莫离琉影这么一提,慕容言再向下面的军队看去,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下面这些“人”确实不正常。
不发出声音还好说,但一点动作都没有就奇怪了,不说什么大动作,一个人总有一些细微的小动作会再不经意间表现出来。
下面的军队中间有一辆八匹马拉的圆顶战车,如果这些“人”不发出声音和没有动作可以勉强解释为军纪严明,因为人是可控的,但马就不一样了。
慕容言盯着那几匹马盯了半天,发现确实一动不动,这也就是说,这底下的东西可能都是死物。
先前慕容言由于看到了火把,先入为主,下意识的以为下面的都是活人,还好莫离琉影眼力好,一眼就看出了端倪。至于那些火把是怎么回事,那就得下去了才能知道了。
慕容言把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徐荒听完,说道:“难道下面都是死人。”
莫离琉影接过话茬道:“那倒不至于,这下面么多,如果是死人那得多少具尸体,我觉得是石像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就和之前看到的那种鲛人的雕像一样。”
闻言,慕容言也点了点头,觉得莫离琉影说的这种可能性极大。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