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章节(12点)
那天被康熙扔下的大臣们,在他某些可以说是明示的语言表述中,得到了康熙不只想把被浮的那些罗刹兵给当奴才收拾了,还很可能借着罗刹国的挑衅,而兴奋的派兵去打仗。
哦,老天爷,这决对不可以太破坏咱们天朝上国的形象了。咱们应该是宽容的、大方的……反正脑补之后,好多人饭没吃好、觉没睡好,连家里娇滴滴、软绵绵的小老婆也安抚不了他们受挫过度的心。由于目前在位的皇帝非常讨厌官员们无故串门搞联和,这些危机感很深的人,都找由子在外面的餐馆、饭店聚集,有那财大气粗的,直接就包场了。这样做安全性能好一些,让咱们的聚会和所说的内容不至于传出去。不过,列位大人,这么严密的地上接头,你们就不怕顶上那位想得更多么。
好容易熬了好几晚上的奏折写好了,一个个宝贝似的揣在怀里,就等着明天早朝的时候,大家伙齐起,一鼓作气的拿下皇帝。奉折准备好了,个人要说的话也都在心里默了无数便,皇帝可能的反应与说词也都推断出来,由能言善辩者想好了回言,甚至倒霉的出头鸟……咳,不对,是大义凛然的先锋式英雄也已经抓阄抓出来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谁知,这东风死都不刮。康熙天天上朝之后,照常理事,除了日常工和之后,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八旗新开设的学堂,该怎么样完善学校的种种规章制度,又该如何按年龄分班,如何制定由浅到深的课程,每年招生的时间定在什么时候,是不是需要开设幼儿班。已经毕业的学生,该如何进行分配,有专精的人员,该如何进行再培训等等。
朝中的大臣们人人心里都浮躁着呢,皇上不带你这样的,咱们都准备好了,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太不合理了。就在他们决定主动出击的时候(之前打的主意是防手反击,都等着康熙开口,要求讨论一下的时候,大家再出头。)。康熙直接重捶砸下,让一众人等的直接眩晕在地,时间为30秒。
“两江总督、江苏巡府、江西巡府、江苏布政使……就地革职,解回京城,交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康熙这天一大早上朝,直接就扔出这句话,砸了朝臣们一个措手不及。本来常宁和于成龙在江南做下的事,京中已经有了消息,那些被常宁摘了顶戴的官员们,大多都写了折子来参他,顺便还跟京里的各自相熟的官员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书信来往。原本这些京官们收到了密信和密信中的银票,都已经做好准备好在常宁和于成龙回京的时候,大家群起而攻之了。谁知,时间就那么好,雅克萨的捷报也在那一天传来。
这些京官们都是人精儿,谁也不肯在康熙兴头上,蹦出来当头浇他一盆零下20度的冰水,都打算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再说。谁说,在乾清宫康熙居然露出了想要出兵打仗的想法,这怎么行持反对意见的很多,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马上就放到了很可能要燃烧起来的战火上。那个啥,阻止一场国与国之间血腥暴力的战争,比保江南几个官儿重要多了,这可是咱们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他们原本想着很把战争这事儿解决了,再去解决江南官场的事儿。事件再多,也得一件一件的办,总不能一气全堆皇帝面前,胁迫他全按咱们的意思来处理吧。对待自认为英明的,实际上也很精明的君主,说话、行事要讲策略,蛮干是不行的。
还没等他们从康熙雷厉风行的抓人行动中清醒过来,另外几道任命书又兜头砸了过来,“命吏部尚书于成龙任两江总督……”后面跟着一串的人命,他们听得最清楚的就是头一个,于成龙的大名。
皇上,这不科学,你怎么可以想一出是一出,都不跟咱们商量,私自就把江南的官儿抓的抓、罢的罢,还顺便把继任的人选都弄好了。您之前不是想着要出兵打仗,一显咱们天朝上国的威风么,怎么突然间枪口回转,直接面向自己人了。
有那反应快的,立马就明白了,咱们这是又重了皇上的套儿了。他先做出雄心勃勃想要出兵干仗的姿态来麻痹咱们,咱们肯定不会轻易同意的啊,大清不光是皇帝的大清,也是咱们臣子的大清,这仗是说打就能打的么,总得咱们都同意吧。等咱们的注意力都转到这上面来的时候,皇帝直接就把江南官场的事儿给搞定了。打仗是虚、摆平江南官场才是实,一虚一实玩得是真好啊还有中间过渡的学堂事件,呜呜呜,皇帝把咱们都玩了。
康熙见自己的目的都达到了,朝上大臣们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似的都蔫了,强忍着笑,一甩袖子,“退朝。”他等不及要跟他表妹显摆了,咱又把朝上的老狐狸们耍了一把,看他们那青不青、红不红的脸色,实在是太具于娱乐性了。
毓秀一早上起来,送走了康熙,又去坤宁宫接受了众妃嫔的请安,带着她们去给太皇太后、太后请安,再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宫内的事务,就安安心心的呆在丰泽园里等于成龙的夫人冯氏来给自己请安。
“臣妇于冯氏给皇后娘娘请安。”身穿从一品正装的冯氏从容的给毓秀请安。
“冯夫人,快请起,赐坐。”毓秀笑着伸手,作了个请起的手式,素问很机灵的上前扶起了冯氏。另有小宫女搬了绣墩过来,放在一边。
冯氏再度拜了一拜,方才起身在一边的绣墩上坐了下来。毓秀细细打量,见她面容白净,眉目柔和,眼角、唇角已见了细纹,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美人儿呢。如今她只坐了半个凳面,身子挺得笔真,面含得体的微笑,态度不卑不亢,说话的语调舒缓,答话也不疾不徐,条理分明,就知道这是个受过良好教养的大家闺秀。
说实话,相比旗下的贵妇、贵女们,她到是更喜欢汉家的官夫人和那些香书门弟教养出来的女孩子们,那种自然舒缓、落落大方的姿态,一看就是家庭底蕴在的人家才能教育出来的。而满族各家只有百年不到的历史所教育出的姑娘,平日里看着还好,与人一比,就透着浮躁。想想以前看的清穿,动不动就满洲姑奶奶怎样大方、满洲姑奶奶怎样爽利,又能管家、又能骑射,还能琴棋书画具全,身体素质还好,能生下强壮的八旗子弟。汉女小家子气,柔柔弱弱的,动不动就泪盈于睫,就知道用柔媚取悦男人,那些书香门弟教育出来的,不是清高,就是小白花的外表,小黑花的内在。当初每次看到这个,毓秀都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拍砖的想法。
靠,她就不信了,写清穿文的难不成都是满族人?一个汉族的都没有?是什么样的神逻辑,让她们把汉族女子贬到这种地步,而把明明张扬跋扈的满洲女子写得无比开朗大方,心思透亮的你妹的,谁说汉女身子柔弱的,江南那些踩着三寸金莲挑水、担柴,甚至如男人一样下地干活的不是汉女?中华民族五千年一代又一代的汉族男人都不是汉女生的,那个人敢说汉家男子软弱可欺的特母亲的……满洲姑奶奶个毛线,她自从穿到清朝,经过实地考查,汉族的大家闺秀落落大方的有的是,才学好的更是多,江南甚至还有才女们自组的诗社,常常聚会,比只会逛街、吃烟、大字不识几个满洲姑奶奶的强多了。
咳,她有点过于激动,每次看到气质出众的汉族贵妇,她就容易在心里吐嘈一遍。当然,她吐嘈归吐嘈,就冲着汉女们都裹脚这点,她还是得穿满女。想到三寸金莲,毓秀不动声色的往冯氏的裙下看去,八卦的想,于成龙听着人模狗样的,是不是也喜欢小脚女人呢?
大礼服之下,小小的鞋尖露出,看那样子,脚肯定大不了。
“冯夫人,刚刚到京,生活可习惯?您家老太太身体可好,一路上没累着吧。”八卦是八卦,官面上的话儿还是要问的。
冯夫人欠了欠身,带了三分恭敬的笑道:“回娘娘的话,家中一切都好,婆母身子也硬朗,昨天皇上还派太医来婆母诊了脉,说是无事。臣妇今日来,一则代外子谢皇上、娘娘对于臣妇及家人的恩典。二则,婆母交待,一定要代她给皇上、娘娘磕两个头,以谢陛下对外子的赏识。”说着,就起了身,利利落落的拜了三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