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赵盾弑君——晋灵公被杀,宣子难辞其咎
前面说过,赵盾现在面对楚国,一直采取避让,因为目前最让他头疼的,是国内的问题。晋灵公虽然还只是个少年,但已偏离为君之道,即所谓“不君”,整天喜欢干一些荒唐事。这个晋灵公估计是个艺术爱好者,嫌自己住的环境不够“梦幻”,于是大敛财物来彩画装饰宫墙,上面画满了瑰丽怪谲的图案,就像青铜器上的纹饰一样,以满足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可能是宫廷生活太过无聊,这位淘气的晋灵公又发明了一项“游戏”,就是在高台上用弹弓射人,看着人们为了躲避弹丸而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样子,这位心理变态的少年就感到心中莫名的爽,这似乎有点朝向施虐的倾向发展了。如果还认为这只是他比较孩子气,喜欢恶作剧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有一次,掌管国君饮食的宰夫因为没把熊掌炖烂,结果这位任性的灵公竟然一怒之下把宰夫“宰”了,将他的尸体放在筐里,让妇人抬着经过朝堂。赵盾和士会看见筐里露出来的人手,吓了一跳,赶忙上前询问,得知原委后,非常担忧,于是决定对晋灵公这个“熊孩子”进行一番教育,以阻止他危险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将要去劝谏的时候,士会说道:“两人一起去劝谏,如果不被听从,就没有人能接着劝谏了。不如来个一先一后,会的地位较低,请求先去劝谏,如果不被听从,您作为尊卿再接着去,如何?”赵盾听从了士会的建议,于是让他先去劝谏。士会入见灵公,进大门的时候伏地行礼,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于是只好继续前行,经过庭院的时候又伏地行礼,灵公还是假装没看见,只好继续往前走,登阶的时候又伏地行礼,灵公还是装作没有看见,最后一直到屋檐下,非常迫近灵公了,灵公才不得不抬头看了看他。灵公脑瓜子聪明,知道士会此来的目的,还没等他开口就敷衍道:“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会改的。”士会以为晋灵公说的是真心话,很高兴,于是稽首,然后说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位卿大夫接着又说道:“《诗》上说:‘做事不难有个好的开始,但很少能有好的结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如果像诗上所说的,那么能弥补过错的人就很少了;君能有个好的结果,这岂止是群臣有了依靠,就是整个社稷都有保障啊!《诗》上还说:‘(宣王)衮服有破损,仲山甫来补。(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这说的是能够弥补过错;君能够弥补过错,那么衮服就不会废弃了。”士会说了一通大道理,然后退了出去,而晋灵公听他喋喋不休地说完,现在终于耳根子清净,于是长吁了一口气。
晋灵公这个顽劣少年依然故我,毫无悔过之心,作为正卿的赵盾只好加大进谏力度,屡次进谏,即所谓“骤谏”。其实晋灵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赵宣子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当年襄公临终的时候,将年幼的灵公托付给赵盾,说道:“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但赵盾这十几年来一直忙于对内铲除异己、对外维持霸业,对晋灵公本身却疏于教导,才导致今天要靠“骤谏”来试图规正已经坠入“魔道”的灵公。而灵公对赵盾早已不耐烦,赵盾这个“夏日之日”从来没有带给他温暖,而只给他带来了压力和不安,因此当赵盾在他耳边苦口婆心地唠唠叨叨的时候,他竟然动了杀心。灵公派一个叫鉏麑的力士去刺杀赵盾,打算干掉这个一手拥立他而又使他坐立不安的正卿。杀手鉏麑一大早就潜入赵宅,他看到赵盾卧室的门已经打开,里面那位晋国的“一把手”——也就是他要刺杀的目标,已经穿戴好整齐华美的礼服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这位晋国正卿恭敬地坐着等待,不知不觉打起了盹。鉏麑看到这里,一股感动和敬意涌上心头,这位有节操的杀手退了出来,感叹地说道:“时刻不忘记恭敬,真是民众的好主人啊!杀害民众的主人,就是不忠;废弃国君的命令,则是不信。这两件事只要做了其中一件,我还有何面目立于世间呢?不如死了算了!”说完,这位鉏麑便一头撞死在了槐树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舍生取义”,真是悲哉、壮哉!春秋多义士,鉏麑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做杀手而高尚如斯,宁死不违忠信,真是令人钦佩啊!
晋灵公手下有一个叫灵辄的甲士,这个人也对赵盾感恩戴德,他和宣子又有什么故事呢?话说赵盾曾经在首山打猎,住宿在翳桑这个地方(或在桑树荫下休息)。他看到一个面黄肌瘦的人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于是上前询问他怎么了,是不是得了什么病。这个奄奄一息的人就是灵辄,他吃力地抬起头看了看眼前的赵盾,嘴里发出微弱的声音道:“我、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赵盾于是让人拿东西给他吃,接着问道:“你为什么会饿了这么久?”灵辄吃了东西,有了点气力,于是回答道:“臣回老家的路上粮食吃光了,又羞于行乞而且憎恶自行窃取,所以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赵盾敬佩他的气节,又给了他用壶盛的汤饭和两块干肉,但灵辄只是再拜稽首接受了这些食物,却不敢食用。赵盾不解,遂问其故,灵辄回答道:“臣在外学习做官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的老母亲还在不在,现在快到家了,请允许臣把这些东西留给她吧!”赵盾为灵辄的孝心所感动,决定帮人帮到底,说道:“您就放心地把这些东西吃完,我另外再给您准备一些好了。”于是又给了他一筐饭和两束干肉,装在袋子里让他带回去孝敬老母。灵辄拜谢而去,表示有朝一日一定要好好报答恩公赵盾;而现在,命运的巨轮将要使这两人再次相遇了。
且说晋灵公派鉏麑刺杀赵盾不成,担心赵盾报复,决定一错到底,想方设法定要置这位正卿于死地。晋灵公十四年的秋天,九月,灵公宴请赵盾饮酒,表面上是与这位执政大臣修好,实际上摆下了“鸿门宴”,暗中埋伏甲士,准备乘间攻杀他。赵盾的车右提弥明知道晋灵公不怀好意,于是在酒席进行没多久的时候便快步登上殿堂,大声说道:“臣子陪伴国君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是非礼!”说完便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见状,忙召唤出一条叫獒的汪星人,龇牙咧嘴扑向赵盾。这獒在古代是指一种猛犬,其战斗力大致类似于现在的比特犬,十分凶猛可怕。正当汪星人扑向赵盾的千钧一发之际,大力士提弥明赤手空拳冲上去与之搏斗,两三拳便把这条汪揍趴下了。提弥明杀死了獒,赵盾嘲讽灵公道:“放弃人不用而用狗,即使再凶猛又有什么用?”灵公笑道:“你以为我没人吗?我就让你见识下!”说完便让埋伏着的甲士一涌而出,以围攻赵盾。提弥明奋勇作战,保护着主人且战且出,最终寡不敌众而战死。正当情势危急的时候,晋灵公的甲士中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叛徒”,倒戟而抵挡其他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灵辄,他为了报答宣子昔日的恩德,便在这关键时刻,突然调转戟头抵挡灵公其他的甲士以保护宣子。赵盾在灵辄的保护下免于被杀,两人一同逃了出去。赵盾早就不记得灵辄这个人了,于是问眼前这位为保护他而倒戟的壮士道:“请问您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灵辄回答说:“夫子,我就是当年翳桑的那个饿人哪!”赵盾被他这么一说,才想起了过去的那件事,于是追问道:“您叫什么名,住在哪里?”灵辄笑着说:“要知道这些干什么呢?”说完便离开了,而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君臣关系破裂,强大的赵氏家族被彻底激怒,这意味着晋灵公离末日也就不远了!于是九月二十六乙丑日,赵盾的堂弟赵穿在桃园这个地方攻杀了小舅子晋灵公,为堂哥出了气,而晋灵公这个顽劣少年,终于为自己的不行君道付出了代价,也为自己得罪赵家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晋灵公的死,为周内史叔服那句“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的预言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他也“有幸”成为晋国历史上第十位被弑杀的国君(前面的九位在第二十二章已经说过了)。执政赵盾这时候还未逃出晋国国境,得知灵公被杀,于是又返回国都主持政事,但对赵穿弑君却一点也不追究。晋国太史董狐于是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把它拿到朝堂上公示。赵盾对史官这样记载表示抗议,说道:“不是这样的呀!”但史官董狐解释道:“您作为正卿,逃亡没有越出国境,回来又不惩治逆贼,责任不在您在谁?”赵宣子对此无可奈何,只得叹道:“哎呀!《诗》上说:‘我由于过于眷恋,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忧伤。(我之怀矣,自诒伊戚。)’这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吧!”于是不再为难董狐。后来孔子评价此二人,说道:“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秉持史官的法则记事而不加隐讳;赵宣子,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法则而蒙受了恶名。(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真是太可惜了,如果逃亡的时候能越出国境就可以免受这种罪名了!”善于微言大义的孔夫子,一句“书法不隐”,一句“为法受恶”,似乎隐隐透露出一个信息,赵宣子就是弑杀灵公的幕后主使,只不过逃跑计划安排得不够“周详”(也许赵盾害怕这一走就会像他从前的政敌狐射姑一样,从此回不了晋国,因此逃跑的时候稍微贪恋了一下,迟迟没有越出国境),最终被史官抓住了把柄,从而难以逃脱罪名。
赵盾没有处罚赵穿,反而让他到成周去迎接公子黑臀回国即位。这公子黑臀是晋文公和周女所生之子,据说这位公子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神在他的臀部画了个黑色的圆,说道:“让他成为晋君,三世之后再把君位传给欢的子孙。”因梦境奇特,便为此子取名黑臀。黑臀被迎回来后,于十月初三壬申日,朝于武宫,这就是晋成公。
晋国在献公时代曾经诛灭“桓庄之族”,骊姬之乱后又无畜群公子,因此造成了“晋无公族”的局面。晋成公即位后,针对此种情况进行了改革,让诸卿的嫡长子担任官职并封给他们田地,让他们成为“公族”(即公族大夫);让诸卿的余子(即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也担任官职,也称为“余子”(治余子之政);让诸卿的庶子成为“公行”(掌率国君战车的行列)。于是晋国便有了公族、余子和公行三种官职,全部由卿大夫的子弟担任,这样一来,卿族的实力便进一步增强,而公室的实力则进一步削弱了。赵盾请求让异母弟赵括担任公族大夫,说道:“他是君姬氏的爱子。君啊,当初要是没有君姬氏的帮助,臣现在就是狄人了。”君姬氏就是赵衰的妻子赵姬,前面第二十三章说过,她劝赵衰从狄地接回叔隗和赵盾,并让赵盾成为嫡子,因此赵盾对她心存感激。晋成公听从了赵盾的建议,于是这年冬天,赵盾让儿子赵朔掌管旄车之族,旄车即国君所乘的战车,因旗帜以旄牛尾装饰而得名;这里的旄车指公行之官,赵盾以此表示让儿子放弃赵氏宗主的“继承权”,即放弃“公族”的身份。同时,赵盾让异母弟赵括统领自己的旧官属,担任公族大夫,即让这位弟弟担任自己赵氏宗主的“继承人”。赵盾通过此举树立了自己礼让的形象,以缓解此前因“弑君”而造成的坏名声,同时进一步壮大了赵氏家族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