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从黄月英姐姐这里听到的故事和庞统讲的差不多,只是在一些个细节上有着细微的差别。
比如,这次黄、庞两家与蔡、蒯两家貌似合作着对张曦发难。其实是在帮助刘大将这亲曹的两家残余势力从暗处引到明处,虽说尚不至于要对其赶尽杀绝,却是要做到今后能对其形成有效的布控。
而且黄、庞两家对于张曦的此番作为,其实是非常感激的,因为张曦帮助他们将一个棘手的问题给处理掉了。特别是在现在两家人为了支持刘大,使得家中都没有能剿灭这伙山贼的人手了。因此,两家决定赠送张曦一批财物作为谢仪,以充作此次剿灭山贼的军资了。
然后黄月英姐姐与张曦又聊了些家长里短的,就告辞离去了。
在清点了这些财物后,张曦还是比较满意的。虽说比起当初缴获的,现在刘大与荆州代表送来的不及其十分之一,但是也不算少。这就能算作是张曦的第一桶金了!做人得知足。
哼着小曲儿,张曦得意的跟个二流子一样,一摇三晃的向内宅走去。心想着,这事儿看来算是过去了么。前些时日看着义父的神色,还以为这事并不是那么的简单,不会轻易了结呢。现在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
正得意的张曦,冷不丁的看到门廊里站着那位名义的“二师弟”陆议,正用一种看傻瓜的眼神冷冷的看着自己。哟喂,这小崽子,敢这么的看着“师兄”呢。合着是很久没被打屁股了,皮紧了不是?
张曦撸起袖子,本着‘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传统理念,就打算亲自动手了。这袖子还没撸完呢,就见小陆议背着个手,昂着个脑袋,一只脚在地上不停地虛点着,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说道:
“打!有本事你就打。那就甭想从我这里知道真相了!”
真相,又见真相。这些天,张曦对这真相二字可说是敏感得很。这个也来给自己说几句真相,那个也来给自己讲几句真相。现在,这陆议也来这么一句,可不是让张曦有些毛毛的么。
“真相?你个小屁孩又晓得个啥真相?”
小陆议看看张曦,低着头摇了摇,叹着气:
“唉~!没想到,我陆议的师兄居然会如此的…唉~”
最讨厌这种说话说一半的人了。而且这两口气叹得张曦实在有些不自在了。
于是,张曦决定,先听听这小子怎么说,若是稍后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拼着被那“年轻貌美”的婶婶揪掉耳朵,也要打得这小子屁股开花,免得他有事没事就摆着个样子吓唬人。欸(二声),要说起来,这孙夫人和这小陆议的关系还真是不错,两人…咳咳,现在是说这八卦的时候吗?还是正事要紧。
陆议倒也从容,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成竹在胸。
两人坐定后,就问张曦道:
“对于这件事情,你能说说这最初的看法和现在的看法么?”
这小子,连师兄都不会叫么?不过,现在还不到计较的时候。哼哼,一会儿,秋后再算。
于是张曦对此事件再次梳理了一遍。本只是一次简单的剿匪,自己是招谁惹谁了?以前又不是没看过穿越文,那里面的主角是想剿匪就剿匪,想灭谁就灭谁。到自己这儿,咋就这样了呢?剿个匪,还剿出了不是!真是,真是…张曦都找不到形容词了。
小陆议听了张曦的叙说后,再次说道:
“那么,你对于庞统先生和诸葛夫人的话,又是怎么看的呢?”
他娘的,这还能咋看,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呗。张曦用不善的眼光看着陆议。陆议是个机灵的孩子,极会审时度势,看了张曦一眼,就接着说:
“你看,这庞统先生说是代表刘皇叔而来。那么他为什么要将这个故事这么详细的告诉你呢?这匪是你剿的不假,但剿都剿了;而且按其述说,此事已过,那这个故事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为什么,还要告诉你,这四大家族的故事?”
是啊,为什么呢?不过人都会有好奇心。总会对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吧,这庞统先生也是无聊得很,所以讲个故事逗个乐?
“再说这诸葛夫人,先不说她代表谁而来。咱们且说说,她说的故事与庞统先生的故事。其中有些微的差别,却是已经让其中各方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么?”
关系,张曦在脑袋里开始编织起这关系网来,却是越搅越乱,感觉都有点迷糊了。
“而且,作为荆州大家。能支持得起这‘贼兵’,却说没有能力将其剿灭?这是没人会信的。就算是那商贾之家,其家丁还能少了?”
娘的,我就信了,不行啊。张曦感觉有些脸红,悻悻的想着。是啊,据说刘大迎娶糜夫人时,糜家仅仅陪嫁的家丁就有万人。一想到这里,张曦就觉得自己的头上好像长了对驴耳朵,好重好重的,都压得快要抬不起头来了。小陆议继续说着:
“所以啊,你看。虽说他们说是告知了真相。但是这背后还有这么多的问题却没有讲清楚。这些问题会把我们引导到哪里去呢?”
张曦忽然抬起头,看着陆议问道:
“那么。你现在告诉我这些,你究竟是?”
小陆议眨巴着眼睛,看着张曦。忽然一扶额叹息道:
“唉~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哟!也难怪师父要让我做你的师弟了,今后可是有得忙啦,”
这有关系么?这不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么?张曦心里想着,依旧不解的盯着陆议看。
陆议拿起水杯、水壶,开始在桌子上摆满杯具。准确的说是开始摆关系图:
“你看,这是你…”
你才是茶壶,你全家都是大茶壶。张曦夺走了放在中间的水壶。好吧,张曦的反应有些过激了。
别看张曦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但对于这时代的各种关系,除了书里明确写出来的,其他真实的情况就不是那么的清楚了。
通过了陆议用水杯作为代表的讲述,终于让张曦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明白了些这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以及他们背后发生的一些故事。
先从这刘大说其。这位爷还真是,够悲剧的。从涿郡出来后,那一路流浪啊。曾经投靠过同窗公孙瓒、州牧陶谦、丞相曹操、四世三公的袁绍、同宗的刘表。一路走来,见人就会宣扬,自己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倒也笼络了不少的当世名将。
这屡败屡战的性子和他的祖宗高祖皇帝倒也有几分相似之处,而且两者都同样出身卑微;不仅如此,还同样的胸怀大志,说直白点就是野心不小。想想看,从古至今,再到将来,有谁敢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为“封”“禅”呢?这可都是古之大典,非人皇不可行的。
要说地盘吧,之前刘大也曾接手过陶谦的徐州。那时候的他,将仅有关张赵三人,幕僚也只有简雍与孙乾这些一同起事的同乡老友,徐州的大族中也只有一家以商闻名的糜家选择了支持他。而当地的世家陈家与曹家却不是那么的看好刘大,一个投了曹操,一个跟了吕布。因此,刘大因手中兵权不盛,又缺少世家大族的支持,终究没能在徐州立足,连带着糜家也得跟其逃亡。
到了这荆州,在伊籍等荆州官员的暗中支持下,在新野有了点基础。而刘表去世后,更是在诸葛大大背后的黄家以及与黄家交好的庞家的支持下,慢慢的才算是扎下了根。
再说说这荆州世家。就如同庞统先前所讲,几家人都是历经数代乃至数十代的经营,才在这荆州之地成就了世家之名。如此一来,其根之深,蒂之固就可想而知。若说想要彻底的消灭哪一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先前的刘表来此地之后都只得极尽笼络之能,才立稳了跟脚。这刘大兵弱势微的就更绕不过此节。再加上一路的逃亡根本就没有什么钱财,可说是自诸侯争霸以来最为穷困的一路。因此就更加的不可得罪这些世家大族。妥协就成为他唯一的选择。
但刘大非常的清楚,无论是否有世家大族的支持,这兵权却仍需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中。别看演义中,诸葛大大被描写得是一到刘大麾下就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或许在内政等事务上确实如此,但这兵权上,诸葛大大确实不怎么插得上手的。当他有军务需要的时候,多是由刘大委派赵云与其合作。
众所周知,在战争时期,一方势力中,这军权总是要比其他权利更加重要,也就是说武将会更受重视。而此时,荆州集团里就没几个武将,当时能与关张赵等人抗衡的将领,文聘之流又都投降了曹操。刘大这里就只剩些文官,且是全无兵权的那种。文武之争又从来都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于是双方相安无事的表面下从未有停止过暗流的涌动。
不巧,张曦的这次行动正好给出了一个不错的借口。根据陆议的解说,张曦了解到:
若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小人物,或许荆州集团根本就不会考虑将此事闹大;又或者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能力,荆州集团以此挑起事端之时,或许刘大会直接舍了这颗子。
总之,意思就是,张曦就是个不大不小,刚刚合适的由头。如此一来,这件事情才能显得有了分量,双方才能借此展开一场博弈。这让张曦颇有一种身为“柳絮”的感觉。
难道这些就是传说中“质朴”的古人?张曦很想对后来的人说,千万不要再乱说什么“人心不古”了,要是都是这样的,这还有活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