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批改水平高,
书记校长都说好。
星火燎原名声大,
年轻教师是英豪。
课全部讲完了,再往后,就是检查作业了。王学奎先检查一年级的作业,看进度,查对错。有了普遍的毛病,就在黑板上统一订正。把他们第一套作业查完,王学奎就把他们的旋转黑板转一下,叫他们做第二套作业。
王老师走到二、三年级一边,看二年级的第二套作业。这一套作业的时间是15分钟,做得快的已经完成。完成了的就举起手来,老师就过去给他看。看完一个,这个同学也不闲着,他就会自动地做起旋转黑板上布置的课后作业。
五分钟过去,王老师开始检查三年级。他们也和二年级一样,老师给他们看了作业以后,接着做课后作业。王老师又到一四年级这边,检查四年级的作业。四年级的作业一查完,也就到了下课的时间。
王学奎给每一个年级讲的课,就像麻姑的指爪给人瘙痒一样。轻捷的指爪,正搔到学生自己够不着的痒处,正可谓是“精讲”。他给学生看作业,就如鱼鹰捉鱼。孬好对错,一嘴巴子就解决了问题。作业练习设计有弹性,有力度。学生百练不厌,兴趣盎然。
王书记赞不绝口,刘校长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们都竖着大拇指,啧啧称奇。都说是年轻有为,年轻人有的是,没见过像王学奎这样的年轻人,教学这么有本事,有功力。
在当时,由于教师非常缺乏,有学校的村庄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这个人是校长,是班主任。教语文,教算术,音乐、美术、体育什么都得教。
复式教学是家常便饭,复式班上课大多都是上“老母班”。什么叫“老母班”呢?那就是说,上一班得一个上午,或者是一个下午。一堂课,不论时间长短,只管完成教学内容。
备课和单式班一样,一个年级一伙。年级和年级之间不穿插,不联系。给这个年级上完了,他们就可以出去玩,老师再给另一个年级上。
王学奎在泉庄完小上学时,他那个班就是二级复式班。他的老师给他们上课时,总是有“动”有“静”,“动”“静”呼应,很有次序。和别的年级一块儿上课,一块儿下课。
为了学习复式备课,他还专门去找过他当年的老师,向她请教。并且连她的二级复式备课本也借来了。他的四级复式备课,就是由他老师的二级复式备课演变而来的。“动”“静”之说,也是听他的老师说的。
王学奎的四级复式,就是一动三静。老师给哪个年级讲课,哪个年级为“动”,其它几个做作业的年级为“静”。随着“动”的转变,“静”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给课堂带来活力。用以促进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做学习主人的爆发力。
刘校长深知推广这种教学方法的价值,他回去以后,组织了全公社的复式教学老师到王家沟小学进行观摩。怎奈,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简便易行,实则十分复杂。从备课,到讲课。培养小助手,布置自动作业。这一套下来,麻烦死了。
一些年龄大的老师望而却步,年轻气盛的教师觉得有趣,一有空就跑到王家沟小学,找王学奎学习他的复式教学。一传十,十传百。别的公社知道了这个消
息,也纷纷跑来取经。后来不知怎么,县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也知道了。他带领全县的中心完小校长,以及复式小学教师,来听王学奎的课。
王学奎的复式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在全县推广开了。再后来,省教育厅也派来了《山风教育》记者,对王学奎进行采访,写成了名为《王学奎的复式教学》一文,刊登在《山风教育》上。王学奎出名了,成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复式教学骨干。全国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来。
本来就忙得头上是脚焦头烂额的王老师,这一下更忙了。又添上了天天看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给寄信人写回信。他的神经绷得更紧,简直就要崩溃啦!
一天早晨,正当他手忙脚乱之际,陈玉梅来了。只见她满脸的泪痕,头发很乱。身上的衣服也穿得很不协调。
她的身高虽然早就被王学奎远远地抛在后面,可也不下一米六高。前胸凸起,把人造棉褂子撑起来。乳峰尖尖的,很锋利的样子。她起了床,头也没梳,脸也没洗,乳罩也没戴,就急匆匆地跑到学校来了。
结语:
讲课批作业,麻姑指爪轻。
复式新教法,以动来促静。
学生自觉学,教师很轻松。
先难后容易,办法很成功。
年轻悟性高,远近都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