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上工地去干活,
碰巧听见省广播。
听完广播演节目,
旱烟呛得他咳嗽。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陈玉梅编的三个节目都排练好了。星期二的下午上完了第一节课,王学奎手里提着二胡,陈玉梅拿着道具。学生肩上扛着铁锨、嬐罚排着队上工地参加劳动并演出节目。
还没看见工地,就听见工地上的高音喇叭正在转播省台的文艺节目。转过黄崖头山梁,只见前坡大寨田工地红旗招展,人来车往,一改往日的景象。
他们被这一派磅礴的气势鼓舞着、吸引着,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赶到了工地。刚干了不一会儿,忽听得高音喇叭里说:“河东人民广播电台,以下是农村节目,现在对农村社员广播。”
“广大社员同志们:现在我手里要播送的稿件,是由河水县广播站选送,王学奎同志采写的一篇通讯,题目是《王圣德心里的闪光点》”
王学奎和陈玉梅一听,都愣住了。看看那些正在热火朝天干活的社员们,谁都没拿着当事儿的。王学奎看见王秀臣正在一队垒堰组,和王圣德挨着膀子干活儿。他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对他说:“王书记你快听,省电台正播咱的稿子!”
王书记赶忙住手,侧耳一听,脸上顿时布满了惊讶。
“啊呀,可不怎么着!”他大声对工地指挥员说“快吹号,快吹号休息听广播!”休息号一响,全工地的社员都原地坐下,一边休息一边听广播。
“王圣德老人是王家沟大队第一生产队的社员,今年七十五岁。他德高望重,人老心红。他用热爱集体、热爱国家、多劳不多得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共产主义高尚道德的凯歌。
……”
听完了广播,人们并没有表示出什么异样,只当是县广播站的回放。王秀臣招呼全体社员都到一块宽敞的地里来,他对大家说:“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是哪里广播的吗?这是河东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我们大队的事情都到了省里去了!”
“啊,是省里广播的?到了省里去了?”大家交头接耳,一阵吵嚷。怪只怪刚才自己没有用心听,光听着和县里广播的一样,真是太浪费了!
王书记没等大家议论完,就制止了他们。他说:“原稿是和县里的一样,只是后面的那些,听着比县里的更厉害。什么‘土壤’什么‘苗’,好像是说咱大队的干部群众都好,才有了这样的好社员。我们大家必须好好做,别等着叫上级的领导来抓瞎。”他指一指身边的王学奎,接着说:“这不,学校里也来了,来给咱演节目。就是教给咱们以后怎么干的,叫孩子们演演咱看看。”
演出的第一个节目是大合唱《人老心红》。陈玉梅忙着招呼学生,指挥大家上场。十六个小演员摆成一个方阵,手里都端着一样的歌曲夹,立正站好。等王学奎把过门拉完,“唰”的一下,歌曲夹全都打开,高亢嘹亮的童音歌声冲击着人们的耳鼓。
“圣德爷爷心最红,共产主义记心中。昂首挺胸迈大步,古稀老人当先锋。寒冷,心里暖。苦累,最高兴。不遗余力作贡献,尽己所能干劲添。多给报酬他不要,按需所取心里舒坦。
圣德爷爷心最红,共产主义记心中。昂首挺胸迈大步,古稀老人当先锋。力小,心不小。人少,作用大。满腔热情不服老,披星戴月干劲高。任劳任怨的铺路石,双手筑起金光大道。
圣德爷爷心最红,共产主义记心中。昂首挺胸迈大步,古稀老人当先锋。学习,好榜样。人人,心里亮。并肩携手一齐上,团结一致献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共产主义大放光芒,永远放光芒。”
唱完了,一样的动作,把歌曲夹合上,共同的一个敬礼,然后下场。王秀臣带头鼓掌,全场响起了一片掌声。
下一个节目是活报剧,《王圣德上工地》,二人演出。一个唱,一个当王圣德。当王圣德的演员戴着面具,脸型与圣德老人一样。穿的衣服装扮也学着他的样子,扎着外腰,腰带上别着烟斗、烟包子。
他们俩人一上场,就赢得了一片掌声。
“老人心里急,不恋热被窝。骨碌一下起床,心里一阵热。工地有他最爱,不怕寒气袭来,他吭吭地咳。……”
唱腔协助着表演,演得活灵活现。让观众既佩服感激又觉得有趣。
琴书《火车头》是一个人表演的节目,王学奎给她拉着二胡,她拿着竹板,连说加唱。激烈的情节,动作表情都很到位,无不渗透着圣德老人榜样的力量。同时,也赞扬了广大社员不甘落后的向上精神。
演完了节目,圣德老人装了一斗烟递给王学奎,用以表示感谢。王学奎赶快接过烟斗,又接过圣德老人给他用火镰子打着的火梃杆儿,点着烟轻轻地吸了一口。他马上呛得脸红脖子粗,吭吭地咳嗽起来。
结语:
工地去劳动,就着演小戏。
省播闪光点,号响坐原地。
真是太浪费,支书一解释。
节目演得好,圣德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