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了旅行计划之后,叶超首先去了万国宫。
万国宫,在日内瓦,是瑞士日内瓦的著名建筑,位于日内瓦东北郊的日内瓦湖畔,与巍峨的阿尔卑斯山遥遥相望。
周围绿树环抱,环境幽美。万国宫又名国联大厦,是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的总部所在地,现为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又称联合国欧洲总部。
万国宫由4座宏伟的建筑群组成,中央是大会厅,北侧是图书馆和新楼,南侧是理事会厅,连同花园、庭院,总占地面积为2.5平方公里。
过去是国际联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的总部。它是日内瓦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的象征,也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万国宫坐落在阿丽亚娜公园内,站在园内高处可以俯瞰日内瓦湖,遥望欧洲最高的山峰勃朗峰。
万国宫由4座宏伟的建筑群组成,即中央的大会厅、北侧的图书馆、新楼和南侧的理事会厅。它是举行重要国际会议的中心,终年游客络绎不绝。
万国宫是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所在地,于1929年在一座名为“阿里娅娜公园”的庄园上奠基,1931年开工,1937年完工,其规模自然就小不了,占地有32.6万平方米,1946年8月,在国联解散之后,万国宫正式成为新成立的联合国的财产,并以“联合国欧洲办事处”的名义重新启用。
在万国宫基石下藏着一个装有一份国际联盟成员国名单、一份联盟盟约,和所有联盟第十届大会出席国家的硬币样品的小匣子。
建筑物正对着日内瓦湖和湖对面的法属阿尔卑斯山脉。
站在万国宫窗前,可以看到一个水柱高达40层楼高、有百年历史的人工喷泉,景色蔚为壮观。
万国宫的建筑风格很有“万国特色”,大街外部用的是意大利的石灰,华河罗讷河及侏罗山的石灰石,内部用法国、意大利和瑞典产的大理石,棕麻地毯则产自菲律宾……而且各成员国捐献的装饰和陈设物品也让文化的多元化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细细欣赏品味,犹如走进了一个微缩的“世界文化大观园”。
中央的大会厅是一座雄伟端庄的旧式建筑,地板、墙壁全部以花岗石、大理石铺砌。
圆形的大会厅共6层,有1800多个座位,会场的前面是代表席,配置有同步翻译设备,后面一部分是旁听席。
大会厅四周还有许多中小型会议室。南侧的理事会厅属宫廷式建筑,装饰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高大的门窗多以铜制,有的还镀了金。
四周墙壁和天花板上有欧洲艺术大师所绘的油画作品。画的主题是:正义、力量、和平、法律和智慧。
另有一幅浮雕壁画横贯整个天花板,画着宇宙中5个巨人的5只巨手紧紧握在一起,象征世界五大洲人民的团结与友谊。大会厅和理事会厅是举行各种重要会议的地方。
新楼高29米,地上地下共12层,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新楼的前楼是一个4层楼高的会议厅大楼,楼内有10个设有同声传译设备的会议厅,其中最大的一个会议厅名为“瑞士厅”,因为瑞士联邦政府曾为筹建这座大楼提供了赞助。
新楼内还有700多个办公室。法国艺术家创作的象征战争与和平的两幅壁画,悬挂在会议大厅前。
在万国宫所在地阿丽亚娜公园内,屹立着一个美国为纪念威尔逊总统而赠送的巨型镀金青铜浑天仪,还有前苏联赠送的引人注目的征服宇宙纪念碑,以及埃及艺术家为纪念国际儿童年所创作的雕塑等。
万国宫是为举行会议而建造的。例如这里最大的会议室枣大会堂约可容纳2000名代表。
在50年代和60年代,万国宫还可以满足联合国当年的需要,但随着联合国活动的增加,大规模扩建势在必行。
于是在1968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为万国宫扩建新楼奠基;新楼于1973年完工。今天,新楼和旧楼可用以充分满足192个会员国、众多观察员组织、认可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各专门机构开会的需要。
图书馆占据万国宫的整个东翼。图书馆的建设资金部分来自小约翰?洛克菲勒先生提供的一项特别基金,他还向国际联盟图书馆捐赠了大量图书。
井井有条分类收藏的图书占据了连同地下室在内的十个楼层。今天,馆藏图书达100多万册,社会科学图书的收藏极为丰富,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图书馆另外藏有400多万份联合国文件、50万份专门机构出版物、约9000种期刊。图书馆还有一个出色的档案馆,藏有国际联盟及其以前时期的珍贵资料。
美国威尔逊总统基金会赠送的浑天仪,1938年安放在环抱着万国宫的阿丽亚娜公园里。它已成为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象征。
万国宫的大会堂由巨大的门厅和许多侧厅环绕着。门厅宽敞无比,可举行庆祝、招待活动。
门厅上方高处有一条回廊,护栏全部用大理石砌成。从高耸的落地窗户朝外可以俯视国旗广场。门厅的地面铺着芬兰产的暗红色花岗石。
天花板上是一方方浅绿色藻井。白天,进入门厅的日光因室内的色调而变得细腻柔和;晚上,枝形吊灯将光线投向天花板,照得整个大厅雪亮。
这个漂亮的房间是候见室,紧挨着总干事办公室,其全部陈设均为匈牙利馈赠。
房间不大,随意舒适。墙角柜里摆有书籍和瓷像。珍贵木材制作的桌子上立着风格现代的烛台。
椅子的软垫靠背上饰有棕榈叶图案。镶在胡桃木框子里的是巴斯利德先生制作的三幅挂毯,分别反映了小麦、葡萄酒和水果的丰收情景。
万国宫里展览的这件艺术品十分特别。它不像其他艺术品,不是由某个会员国的大使赠送的。
它的作者名叫胡安?何塞?佩德罗萨,是一位细木工,自1974年起就一直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工作。
手工业“行会会员”有个老传统,每个会员按规矩要创造一件能够显示其卓越技能的杰作。佩德罗萨先生受此启发,从1986年起至1991年,共用2800小时的业余时间,制作了这个木球。
它象征着包容一切和人类携手共进的思想。整个木球仅用三种木料:浅色的是白蜡木,红色和深色部分是山毛榉,螺钉和螺帽用的是黄杨木。木球直径1.6米,重400公斤。
断腿长椅1979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孙女桑地斯铸造了这座名为“家庭”的铜塑像赠送联合国。雕像表现了一男一女的身影,中空的部分是一名双臂向上伸展的儿童影像,代表国际社会希望儿童在成人的关怀下健康成长。
1996年,一些非政府组织在万国宫外的联合国广场上竖起这把十几米高的断腿长椅,以呼吁全社会关注地雷对平民的伤害。此后,断腿长椅成为联合国广场的标志。
中国政府赠品:中国政府1984年赠送给联合国的“天坛”羊毛挂毯,长3.65米,宽2.75米。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天坛的大门总是朝向观看者。这里是参观万国宫的游人必看的“景点”。
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万国宫因其收藏的艺术品数量之丰富、题材之广泛和使用材料之多样性而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成立。日内瓦古斯塔夫家族将阿丽亚娜花园捐献给国联修建了万国宫作为国联办公地。
国联希望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揭露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及人类对和平的期盼,国联成员国为此捐赠了大量艺术品。
二战后,联合国取代国联,万国宫成为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各成员国仍保持向联合国赠送艺术品的习惯。
万国宫的藏品近万件,涵盖了联合国80多个成员国政府及世界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作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雕塑、壁画、油画、水彩画等;流派纷呈,从古典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不一而足;选用的材料从油料、水彩、玻璃、真丝到砖石、铁钉无所不包。
万国宫共有5件中国赠送的艺术品。旧中国政府1935年赠送给国联一座景泰蓝花瓶、一套丝绣组画和一套长沙刺绣组画。
1984年和1987年,中国政府先后赠送给联合国一幅“天坛”挂毯和一座仿汉代青铜“马踏飞燕”。
入冬之后,万国宫让郊区农民把羊群带入院内圈养,不仅喂饱了羊群、维护了草坪,而且成为日内瓦市区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旅游,让瑞士每年都收入不菲,日内瓦市,更是因为万国宫的存在而能增加不少的旅游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