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臂则是一个防弹大盾牌,设计的可以贴合在机枪上,增强防御力,用于正面对射,当然了,仅仅是这样就有点对不起升级一词,真正的升级在于一个安装在背部的武器活动架,这是一个用于搭载第二武器的背部挂件,可以自动收放武器,武器部在上面安置了一门机甲专用的轨道炮。
这门炮只有37MM口径,穿甲能力有点弱,主要是电磁轨道的推力不足,但比起火药推进要快的多,但还是没法实现足够的穿甲能力,面对动不动上百毫米的装甲性能,37MM的口径决定了弹丸的质量,动能打击理论上是无限的,但谁也没法打出逆天的超光速。
所以,走电磁轨道的原因就是可以提高弹丸初速度,可来自技术的限制,王浩的轨道炮也是要看口径的,口径大,初速高,可以让他们用更小的口径来完成大口径火炮的工作,但一提到口径,这又会扯到电磁科技和电池能源问题,简单的说,可以用水桶理论来说明,最短的一板决定威力。
所以,先锋机甲的轨道炮就算是采用了先进的变形炮管技术,虽然机甲的高度比较高,但轨道炮的特色就是它炮管更长。所以变形折叠可以有效的增长轨道,但加速度还是有限,变形的炮管在结构强度方面做出了妥协,所以,真正提升炮弹威力的技术在别的方面。
对付装甲的好办法有什么?第一,更硬,更快,第二,高温,高速,第三,能够连装甲一同炸飞的威力。泰坦集团选择第二,电磁轨道不仅能加速,它还有加热的潜力。
没错,就是热熔弹头,特制的热熔弹头里填充了铝热剂,1000度的内部加热,加上轨道的外部加热,等待敌人的是一发接近两千五百多度的高温超音速弹头。
没有什么能抵挡这种超乎想象的弹丸,而且是只有他们才能使用的武器,先进的超导分子材料对高温有良好的承受能力,况且轨道炮的电磁轨和传统的炮管不一样。
炮弹是不会和炮管产生物理接触的,所以,这种武器王浩可以放心大胆的用,成本低,杀伤威力棒,而且不担心敌人仿造,不像微型导弹,制造复杂不说,它的基础科技还不高,敌人很容易仿造。
在先锋机甲赶到埋伏地之前,敌人抓住机会开始操作重武器,车载的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让王浩的行动队陷入了危机,大口径机枪扫过后,连人带墙壁一同射穿,单薄的木制墙壁没有任何抵挡的能力,随后的榴弹像是洒出了大片的手雷,王浩看到四周的房屋都爆出大片的碎渣。
把王浩的手下干的欲死欲活的时候,先锋机甲终于赶到了,先前跑入街道的机甲立刻切换为机枪模式,架起盾牌,边走边扫射,这下轮到敌人吃子弹了,15MM的口径大概是最小的机炮口径了,虽然是这样排列的,但考虑到王浩的喜爱,重芯弹头的威力还是杠杠的。
挡在中央的汽车打满了红色的弹孔,搭乘在上面的人类惨不忍睹,全都变成了残肢断臂,就如字面的意思一样,只有四溅的奇怪液体才能说明有多凶残。
敌人立刻调转火力,没毛用,除了榴弹可以稍稍阻碍它的行进速度外,没有反装甲武器,它就代表着绝对的力量。后面的机甲趁着敌人被吸引的行当,侧面架设起炮击模式,由于轨道炮的炮管的长度,很难进行机动作战,所以它就钉在了地上,小腿往下一蹲,就是天然的缓冲器。
背上的武器架进入了架设模式,收起的轨道炮很粗很短,腰部完成固定后,变形开始了,缩在一起的电磁轨道一节一节的向外伸展,长达6米的炮管完全伸展开后,机械锁顺着轨道滑上去,完成了炮管的固定作业。
电力系统开始向轨道炮提供电力,并排的轨道间,密密麻麻的电磁感应片放射出电弧,低沉的嗡嗡声述说着强大的能量,特制的热熔弹头完成了上弹,在轨道炮的炮膛上被锁死。
高能电容开始升温,轨道炮的轨道微微发出红光,周围的空气开始扭曲,先锋机甲的左臂抵住轨道炮的尾部握把,右臂抓住机械锁外侧的固定把手,稍稍调节了一下准星,尖锐的声音伴随着一圈白色的气浪,轨道炮开火了。
在刺耳的尖鸣到达之前,王浩看见了一道刺眼的白光划过,命中的车辆像是麻花一样里番外卷,在弹道附近的人员则直接扭曲消失,当音爆的响声过后,路面留下了一道焦黑的弹痕,仿佛被犁过一般,两旁翻卷出来的泥土冒着白烟,至于挡在弹道上的阻碍。
无论是人,还是车,都变成了残骸,汽车先是被洞穿,随后猛烈的气压像是挤柿子一样,不够牢固的玩意从内部爆发出来,随后燃爆的汽油把它彻底的变成了碎片,至于人类,说实话,王浩感觉太脆弱了,仅仅是擦边而过,半个身躯就消失不见了,剩余的躯体则被翻卷到半空。
至于正中目标的倒霉蛋,王浩就看见了随风飘荡的碎肢,带着点点火星。一时间整个街道突然安静了下来,双方都被这威力惊人的攻击给吓找了,王浩评估了一下威力,对于轻型装甲就像纸片一般,至于厚重的装甲,看看地面痕迹就知道有点浅,主要是高温带来的冲击过于惊人,物体瞬间升温加上外部的气流冲击,撕裂能力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