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女帝的怒吼。
许敬宗当即就跪了下来。
“陛下息怒!”
其他文武见状也纷纷跪在地上跟着许敬宗劝说女帝。
“陛下息怒,此非陛下之过,而是八王乱国而致!”
“我大周只需休养几年,定可派大军西进吐蕃,让吐蕃知道陛下的天威。”
女帝闻言深吸一口气,拍着龙椅的扶手坐了下来。
她虽然对文武的反应不太满意,但是也只能暂且作罢。
自己这样愤怒的情况下,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人提及如何攻略吐蕃的计谋。
显然是因为吐蕃退兵而再度放松了。
之前满朝文武同仇敌忾的气势没有了。
女帝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朕日后定不会放过吐蕃狗贼。”
女帝又补充了一句,然后目光看向狄仁杰。
“怀英,你把西境的情况给众爱卿说说吧!”
宋千流看着女帝的怒火只持续了片刻。
心中对满朝文武也有些失望。
不说许敬宗这个女帝的忠犬。
就连宋璟也是没有发表其他看法。
此时狄仁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诸位。”
“狄某在陇右道巡察一番,着实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陇右道文武贪墨成风,朝廷拨给折冲府的军备和赏钱,多半都被扣留。”
“而且他们不知爱惜民力,百姓苦不堪言。”
“更重要的是因为连年征战,陇右道各折冲府缺员严重。”
“部分折冲府以老少充任卫士,也只能凑够两三百人!”
“国朝规定折冲府上府当有卫士千二百人,如今陇右道最好的折冲府只有七八百卫士。”
“更别说中府和下府了!”
听到狄仁杰的话,朝堂上的武官们明显脸色一变。
他们已经隐隐察觉出狄仁杰所言的不对劲。
果然狄仁杰的下一句话便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
“臣以为,如今当使陇右道各折冲府整顿和休养数年,让这折冲府恢复生气。”
“如此才可让陇右道各折冲府更好地为国朝效力。”
狄仁杰此言一出,马上就有人开口说道:“不可!”
“陛下,折冲府乃是国朝军力之根本。”
“我看狄仁杰说此话的目的不是在为陇右道的府兵们着想,而是在夺府兵之利益!”
“为国征战本就是府兵之利,若是陇右道的数万府兵不为国征战,那他们的空缺由谁来补上?”
“某非又是什么兵募?”
程处弼一边说一边瞪着狄仁杰,目光中透着透着几分凶狠。
作为太宗皇帝晚年册封的广平郡开国公,他又经历了高宗朝。
在高宗皇帝驾崩前便已经官至右金吾卫将军,是高宗皇帝的心腹将领,负责神都洛阳城的警备工作。
作为根正苗红的武勋和三朝老臣,程处弼的话也就代表了武勋集团的意见。
狄仁杰闻言拱手看着程处弼说道:“广平莫要要着急。”
“此番主要是为了让陇右道的数万府兵休整。”
“《孟子》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树木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如今朝廷数度征发五道府兵,陇右道率先暴露问题。”
“如今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当先让陇右道休养生息。”
“之后将陇右道休整的经验推广到其他道,如此可使天下府兵不可胜用也!”
“如此...”
不等狄仁杰说完,程处弼便直接冷哼一声。
“老夫历经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两朝,都不见府兵有什么差错。”
“怎么到了你狄仁杰口中,这府兵就不可用了?”
“某非你认为你胜于两位先帝吗?”
宋千流闻言一眼看出程处弼的目的。
这不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吗?
而且又借着太宗和高宗两人给狄仁杰扣上一顶大帽子。
说到底不还是借着两位皇帝的名头压制狄仁杰。
从而借此堵住狄仁杰的嘴巴!
想到此处,宋千流叹了一口气。
他印象中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大清已经是历史了,
狄仁杰此时看了一眼女帝,看到女帝神色如常。
于是轻笑一声看向程处弼说道:“非也,广平公。”
“我自然不如先帝,但是如今我们的问题...”
程处弼直接不给狄仁杰说话的机会,一甩袖子说道:“不必多说了。”
“老夫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以兵募代替府兵!”
狄仁杰见状眯着眼睛,再度看了一眼女帝。
看到女帝还没有什么反应。
宋千流此时也反应过来。
虽然如今气势上程处弼是以武官之威压制了狄仁杰。
可是局势上,程处弼反而是出于劣势。
因为在用兵募(募兵制)代替陇右道府兵之事上面,狄仁杰是攻势,而程处弼是守势。
实际上,女帝的不表态便已经是对狄仁杰攻势的默许。
狄仁杰也在看到女帝的不表态后,继续拱手看向女帝说道:“陛下,臣有斗胆有一言,还请陛下恕罪!”
女帝听后看了一眼狄仁杰,随后又看向程处弼为首的武勋集团。
最后点点头说道:“朕赦你无罪,你说吧!”
听到女帝让狄仁杰大胆地说,程处弼也瞬间反应过来。
即便他们武勋集团明确反对,女帝还是支持狄仁杰出言。
看来女帝是支持兵募,想要用兵募来削弱他们这些老武勋的兵权。
如今自己都把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搬出来了,依旧没有挡住狄仁杰的攻势。
他们武勋集团的形式已经不容乐观了。
亏得前几日自己看到女帝拆分御史台时还幸灾乐祸。
这下御史台被女帝刚刚拆分,尚未完成重组。
御史们如今也都成了泥菩萨,都自身难保了,更别说出言相助了。
而狄仁杰在得到女帝的默许后,目光看向程处弼。
“广平公,安西四镇落入番贼之手。”
“欲收安西,先稳陇右。”
“陇右不稳如何出兵攻杀番贼?”
“陇右不稳如何护卫关中和京畿的侧翼?”
“若关中和京畿不稳,势必会波及都畿和河东。”
“届时两京民心不稳,五道局势不明。”
“我大周之根基就会动摇?”
“试问广平公,届时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