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t;在选定了一处易守难攻的沟壑隐藏之后,简白等人也没有闲着,他们几乎每天都是或骑马或徒步,偷偷地到附近的几处沟壑进行探查。【风云阅读网.】求书网并且在探查的过程中,一边指指点点,一边还在纸上写写画画,很是神秘的样子。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抵达柴家沟的商队越来越多,后来甚至到了几乎无日无之的地步,而且有时一天之内甚至要有一两支、两三支商队同时到达。
后来抵达的商队,也像隆兴通商队一样,在柴家沟稍微一停,与莫洛等人接上头之后,就马上向东或者向西,选择了一处沟壑隐藏了自己的行踪。
在这期间,派往万全都司,宣府三卫和万全左、右卫的人返回了。
两天之后,派往龙门卫和怀安卫的人也顺利返回了。
又过了三天,与博尔特一起出关的五人中的一人,也终于留着最后一口气儿返回来了。
该回来的都回来了,而且回来的人,也并没有任何意外的表示,所以,那就意味着一切正常,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方针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那就意味着……各就各位了!
————
万全右卫距离张家口堡最近,因此有着巡视张家口堡两侧差不多各有三四十里边关的责任。
柴家沟在边墙之内二十里,按说不在万全右卫巡视的范围之内。可或许是人和车向柴家沟的痕迹太过明显而集中,因此引起了卫所的怀疑,也或许是柴家沟东西的沟壑中突然增加的“人气儿”,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反正不知什么原因,本来距离边关尚有二十里的柴家沟,今天竟然迎来了巡视的大明边军。[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
总是那么巧合,巡视的一个百人队的大明边军,在柴家沟镇子上发现了异常的踪迹……其实那车辆的痕迹着实明显,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
大明边军就循着踪迹,向东边的沟壑寻找过去,最终发现了隐藏在一处沟壑的隆兴通商队reads;。
被发现的隆兴通商队肯定不会束手就擒,肯定要凭借着有利的地势进行阻击。但是,他们毕竟只是护卫而不是正规军,因此不是大明边军的对手。
虽然依靠着有利的地形,隆兴通商队的护卫能够勉强抵挡一阵,阻止了大明边军的进攻,可若想脱身,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大明边军见一时无法顺利攻下,立即派人回去向长官汇报,那意思肯定是要调集更多的部队前来。
若是等大明边军的援军到达之后,隆兴通商队可就是插翅难逃了。
因此,隆兴通商队也肯定要向莫洛、向后金求援。
其实,不用他们主动去求援,大明边军的意外出现,已经引起了莫洛等人的关注,一俟发现他们向东面的沟壑地方寻找过去,莫洛就感到此事不能善了。
因此,莫洛一面派人协助隆兴通商队防守,并且让他们给隆兴通商队带过话去,说只要他们坚守一天的时间,关外崇礼的巴牙喇就会赶过来增援。与此同时,莫洛也就赶紧派人,火速赶往关外,请鳌拜火速派出部分巴牙喇前来救援。
与此同时,莫洛感到计划不得不稍微提前了。
其实,即便没有出现这样的意外,莫洛就已经通知各家商队做好准备,说他们顶多再过那么一两天,就要出关了。
因为到目前为止,抵达柴家沟的商队已经有十九支了,大车千辆左右,人员超过两千。柴家沟的东西沟壑中,几乎已经人满为患、车满为患了。这么呜呜泱泱一众人畜车辆,隔着老远就能感觉到。何况还有不断升起的炊烟,也早已暴露出了踪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牲口马匹可以生嚼草料,可人总是得吃熟食才……更像是人不是。
虽然莫洛也是一再告诫过他们,尽量在晚间蒸煮食物,可总有些人将这告诫当做了耳旁风……这下好了吧,终于让人发现了!
莫洛虽然心里腹诽不止,可绝对不敢在话里表示出来,更不敢弃之不顾。
还得说后金为了保证商路的畅通,还是做出了不少准备的。很快,不到三个时辰,下午申时(下午三点)的时候,先头的五百名巴牙喇就从关外赶来增援了。
那位或许要问了,马匹全力奔行,百里地也要两个时辰,而崇礼距柴家沟百多里,即便鳌拜随时都在整装待发,接到莫洛的信息之后中间没有任何耽搁,来回也要四个时辰啊,怎么没用三个时辰,巴牙喇的先头部队就赶过来了?!
原来,莫洛和鳌拜也是藏了一手。
他们生怕发生变故之后来不及反应,而且遵照着“越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就越是要小心谨慎”的原则,因此几天前两人合计着,就将一个千人队的巴牙喇悄悄调到了大明边关之外,并且隐藏起来潜伏下来,做为应对紧急情况的一个措施。
于是,这个千人队的巴牙喇首先得到了消息,也马上赶来增援。
他们得到的情报是数百名大明边军发现了一支商队的踪迹,并且已经展开了攻击。
报信之人通报了消息之后,就继续前行,因为他还要到崇礼通知驻扎在那里的另外两个千人队,所以将莫洛的一封亲笔信交卸了之后,就又打马扬鞭绝尘而去。
因为大明边军既然已经发现了柴家沟的秘密,那么肯定马上就会有更多的明军蜂拥而至,其他的商队也根本无法躲藏了。因此,按照莫洛的打算,出关的计划就不得不提前了,负有保护之责的巴牙喇就要提前全体都要出动了。
在边关附近潜伏的这个千人队,是由一名叫做多库伦的千户率领。
多库伦接到传令兵送来的莫洛的亲笔信,并且也验看、并确认了莫洛的信物无误之后,就马上率领本部兵马赶来。
因为是率领着千余名骑兵,而且也是莫洛事先面授了机宜,因此多库伦并没有特意隐匿行踪,而是直接就从一个大明边镇烽火墩的面前堂而皇之地呼啸而过。
不仅如此,按照事前定好的计策,多库伦还留下了一半人马将烽火墩团团围住。
“何必呢?!”驻守烽火墩的五名大明墩丁都甚是不解,“我们只有五个人哎,至于拿五百人来包围我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