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朱皇帝的底气
ps:本章已经修改完成,可以订阅了!
无论是三皇五帝时期的官天下还是自夏而始的家天下,谋反从来都是重罪,尤其是经过北齐的《齐律》和过隋代《开皇律》、唐代《唐律疏议》的进一步修订,谋反更是直接成为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
所谓十恶不赦,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其中谋反和谋大逆、谋叛看上去很相似相近,实则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谋反指的是想要造反,而谋大逆则是指的毁坏皇室宗庙、陵墓和宫殿,谋叛指的是背叛朝廷。
而胡闻洪和张希劲这些人的行为,往大了说可以算得上是谋反,往小了说则是谋叛——无论是谋反还是谋叛,反正都是牵扯到全家全族死光光的大罪,倒也确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朱皇帝又接着说道:“还有,让锦衣卫和东厂都给朕好好的挖一挖,看看胡闻洪和张希劲的背后还有些什么人,还有其他大学的那些生员们背后,也要仔细挖一挖,朕不相信,单凭两个商贾就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当朱皇帝的话音落下后,曾诚顿时就坐不住了。
实话实说,单凭两个商贾确实搞不出来这么大的动静——大明四十多所大学当中,除了京师有五所、南直隶有三所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每个布政使司的省治有一所,想要搞定四十多所大学的生员,让这么多大学里的生员们在约定好的同一天里闹腾起来,这事儿也确实不是区区几个商贾就能搞定的。
问题是已经不能再接着往下深挖了!
四十余所大学的生员,即便是每所大学的生员们的背后都只有一个胡闻洪再加上一个张希劲,这可就是八十家豪商巨贾!即便每个豪商巨贾的族人都只有一百人,这也是足有八千人的大案了!
而且这次被革除功名的那些生员仅京师就有三千多人,要是再算上其九族三代都不能为官、从军的处罚,只怕又会牵扯到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掀起这么大的动荡来,对于大明真就是好事儿?
而且这次朱皇帝他老人还有十分明显的钓鱼行为——那些豪商巨贾和乡贤士绅们一直在努力往农会、地方官府甚至朝堂上掺沙子,这么大的动静即便能瞒过天下所有人,也根本不可能瞒过锦衣卫和东厂,然而朱皇帝他老人家却硬是造反了放任他们胡来,一直等到胡言和张扬跳出来,带着那些蠢蛋生员们哭宫叩阙了,朱皇帝才开始重手处置,这种行为不是钓鱼是什么?
行,你钓鱼就钓鱼吧,反正咱曾某人也早就听到了一点儿风声,也早就看穿了你老人家想要钓鱼的心思,可是您老人家现在却要借着钓鱼的机会直接把鱼塘里的水抽干是什么操作?
只是想着想着,曾诚却忽然回过神来。
被朱皇帝给玩了!
这一次,不光是自己这个大明首辅,包括刘鹤鸣这个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包括大明整个朝堂以及地方官府的所有官老爷们,甚至于包括整个大明所有的乡贤士绅和豪商巨贾们,都被朱皇帝给玩了!
其实朱皇帝的玩法还真就很简单,就是先钓鱼,再放水——其他人钓鱼都是等鱼儿咬钩了之后溜鱼、捞鱼,而朱皇帝则是在鱼儿咬钩了之后直接把鱼塘里的水全部抽干,因为朱皇帝不止要让所有的鱼儿都暴露在阳光下,他还要让塘底的淤泥和杂草也暴露出来!
曾诚越想越是心惊。
大明朝廷有个户部和工部,户部和工部本身就已经掌握了许多事关民生的行当,而朱皇帝的内廷还有一个少府,大明随便哪个行业里也都有少府的影子,在大明朝廷看来,所谓的乡贤士绅和豪商巨贾们其实屁都不是。
既然如此,胡闻洪和张希劲等一众豪商巨贾们又凭什么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
很明显,除了朱皇帝有意钓鱼之外,更多的还是有来自于官府的暗中支持——这也就是所谓抽干了水之后的杂草和淤泥!
朱皇帝真正的目标,从来都不是那些生员还有乡贤士绅、豪商巨贾们,而是官老爷们!
只不过……这次涉及到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官老爷那么简单的事儿,也不是涉及到多少个贪官人头落地的事儿,而是很有可能涉及到整个大明朝廷,甚至于连五军都督府都难以幸免!
再联想到此前朱皇帝忽然册封皇长子为太子、皇次子辽王、皇三子为吴王的行为……
至于朱皇帝之前所说的什么锦衣卫里出了蛀虫,什么东厂也要好生整顿,估计也是鱼饵!
想到这里,已经被吓到惊骇欲绝的曾诚当即忍不住噌的一下站起身来,向着朱皇帝正色拜道:“陛下三思!”
朱皇帝呵的笑了一声道:“三思?曾卿让朕三思什么?”
被朱皇帝这么一句,刚刚还憋了一肚子话想要劝谏的曾诚却忽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说你朱皇帝钓鱼是错的?还是说伱朱皇帝钓鱼是对的,但是不能想着抽水清塘?
怎么说,都不对!
迟疑了好半天后,曾诚才吭吭哧哧的说道:“陛下,现在倭国那边儿正在为了麻风病而头疼,臣听说光格贱仁与宽宫惠仁父子有将麻风病传入大明的狼子野心,且大明正在奥斯曼用兵,再加上那些生员所牵连起来的大案……若是由锦衣卫和东厂一直追查下去,只怕会……只怕……”
只怕了半天,曾诚还没敢直接说出江山动荡这四个字。
然而让曾诚没有想到的是,朱皇帝却呵的笑了一声,反问道:“只怕什么?只怕江山动荡,处处烽烟?”
曾诚沉默了下来,然而朱皇帝的脸上却挂起了一丝充满嘲讽的笑容:“这天下是朕的,也是千千万万大明百姓的,朕要做的是为千千万万的大明百姓和他们的子孙后代谋福利,百姓会反对朕?只要百姓不反,那些乡贤士绅、豪商巨贾,朕就是由得他们反,又能如何?”
眼看着曾诚和刘鹤鸣还是一副心惊胆战的模样,朱皇帝却是干脆摇了摇头,说道:“你们也用不着担惊受怕的,大不了就是再上一次孟良崮。”
曾诚鼓足了勇气,反驳道:“陛下能再上孟良崮,可是天下百姓还愿意跟着陛下再上孟良崮吗?陛下是对的,但是百姓就一定会知道陛下是对的?或者说,陛下能再上一次孟良崮,天下百姓也愿意跟随陛下再上孟良崮,可是就算陛下再上一次孟良崮,难道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这一回,反倒是朱皇帝沉默了下来,因为曾诚说的也是事实。
现在的大明是什么情况?
虽然有这些乡贤士绅和豪商巨贾们想要折腾,但是大明百姓的日子却还算是好的,虽不能每天大鱼大肉,但是偶尔也是能吃得上肉的,过年也能穿得上新衣,说一句能吃得饱也能穿得暖也完全不过分。
对比起所谓的糠钱剩世,这已经是千千万万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能过上好日子了,那还会有百姓愿意再乱起来吗?
朱皇帝不会过分低估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但是也不敢高估老百姓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朱皇帝也没办法保证,就算全天下的老百姓愿意跟着他再上一次孟良崮,下一次就能完全避免类似的情况。
说白了,现在大明朝堂和地方上那些参与进来的官老爷们,他们原本不也有很多都是跟着朱皇帝上过孟良崮的?
人心,是会变的。
同样是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朱皇帝才淡然无比的说道:“朕现在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成功,但是朕唯一不担心的,就是天下的老百姓是否能理解朕。”
大唐太宗李二曾经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重八也说过,四民之中士最贵,民最苦。
从李二和朱重八所说的话就不难看出,李二和朱重八都知道百姓的生计艰难,也都看到了百姓才是江山社稷的最大基本盘,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李二利用门阀世家和科举来治天下,朱重八利用科举和乡贤士绅们来治天下。
归根结底,问题就出在了信息的传递上面。
朝廷与百姓间的信息传递需要满足两个要素,一是信息本身,二是信息载体。
信息本身这四个字很好理解,但是搁在李二或者朱重八那年代,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可以玩弄手段的存在——原本是人人都能明白的白话文信息,经过加工就可以变成只有少数人能看懂的文言文信息,解读权自然就掌握在那些读书人的手中。
别说朱重八经常用白话文的圣旨,因为朱重八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全部都用白话文圣旨的形式明发天下。
而信息载体同样也很关键。
大唐虽然已经有了纸张,但是造纸术不够先进,产量低,纸贵,这传播速度能快得起来吗?
大明也同样没好到哪儿去,因为大明虽然有了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也有所提升,就连识字率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大明……穷,且倒霉。
不断的对外打仗要花钱,推广社学要花钱,那些读书有所成的读书人再反过来跟朝廷作对,教育权再一次被那些乡贤士绅们把持在手里……
所以,即使你李二和朱重八就算再怎么重视百姓又能有什么用?老百姓知道吗?老百姓不知道!无论是朝廷定下了什么政策,都需要读书人向百姓传达,朝廷想要笼络百姓,就得先笼络住那些读书人,笼络住那些掌握了教育和舆论的世家门阀、乡贤士绅们!
这也是李二和朱重八明知道百姓才是最大的基本盘,却又不得不利用、依靠那些世家门阀、乡贤士绅们的原因所在。
而朱皇帝现在最不担心的就是这个,因为朱皇帝的手上掌握了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皇帝都没有掌握的两个大杀器。
识字率。
电报。
识字率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比如说唐诗,这玩意儿确实称得上是千年文华当中的一颗明珠,可是这玩意儿在当时又岂是人人都能读的?又岂是人人都能懂的?
再比如说宋词,虽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可是深究下来却也不难发现,宋词的载体是歌声,很多老百姓能够唱得了宋词,但是你把宋词写成文字再让他们读出来?还真不一定!
即便是拿来读的明小说,也并不是所有的大明百姓都能够读懂。
更关键的是,识字率只能保证百姓能够看得懂皇帝想要说什么,但是却无法解决信息传递的速度问题。
比如说李二在长安城里下达一条命令,就算是日夜不停的用快马传递,也得花上好几天的功夫才能到西域都护府。
再比如说朱重八在南直隶下达了“操起刀子杀他娘”的圣旨,等传到沿海地区的时候,人家倭寇已经抢完杀完回家了。
再再比如说朱皇帝这一次遇到的问题吧,如果换到李二或者朱重八那时候会怎么样?因为信息传递速度的问题,李二和朱重八会不断接到地方上传来生员们闹腾的消息,有可能一天接到几个地方的,也有可能隔几天才会接到一个地方的,总之,这种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来,很容易就会给李二和朱重八造成天下已经处处烽烟的错觉!
这就是信息传递速度所存在的问题。
而朱皇帝自从占据了孟良崮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不断的推进社学的普及以及扫盲,现在的大明虽然不敢说已经完全没有了文盲,但是绝大多数的百姓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识字能力,哪怕不会写,也多半能读。
电报的存在更是解决了最后一块短板——通过电报发送消息然后再各地分别印刷的方式,朱皇帝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把他想说的话传遍整个大明,最多两天的时间,百姓就能知道朱皇帝到底说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
这才是朱皇帝最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