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最高难度的“改变”
司马的表情很严肃,让所有人都明白,他这并不是在开玩笑。他的眼睛盯着脸色已经开始发白的常黎明,继续说道,
“这也就是说,法律上是有明文规定的,只要存在质量问题,中标单位就必须负责到底!至于之前那个验收合格的结论是如何出具的,那是我们内部的事情,邓组长会在稍后请相关人等喝茶聊天……”
此话一出,其他党组成员终于恍然大悟。他们终于理解,为什么司马刚才苦笑着摇头了,小局长肯定有些失望,而这个失望不仅仅是针对常黎明——他对这个家伙压根没抱什么希望,更多是针对自己等人。
继而就觉得羞愧难当,他们确实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而只是根据经验和常识进行判断,得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
和小局长比起来,这一屋子人,甚至包括做记录的杜云薇,都可以称得上老同志。
但大家似乎都有一种思维定式,遇到棘手的问题,几乎不约而同的首先求助于自己的经验,经验解决不了的,接下来的习惯做法就是把矛盾上交,求助于领导。
至于领导懂不懂,没人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反正按领导指示办,就算错了也跟自己没太大关系……
但偏偏就没有一个人,能想到那个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向专业人士咨询。
司马其实是借这个事情,给所有的人上了一课——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都很重要,而比学习和积累更加重要的,是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换一换脑子里那种“政府最大、公务员全能”的观念……“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在现在依然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
其他几个人是在反思,而常黎明则是直接傻了眼。
自己苦思冥想了好几个晚上的主意,被司马用简单的俩字就彻底破解了,捎带着还给了自己一个耳光……这一屋子老同志都不知道的东西,他怎么可能知道?这尼玛不科学呀!
司马看着一屋子人的脸上,都出现了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的表情,他就知道,这项工作,自己已经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至于已经呆若木鸡的常黎明,司马现在根本懒得考虑他的意见,直接开口说道,“常副局长,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如果这个问题你早两天问我,你也许早就有了答案。”
“这样,我再给你两天时间,希望你将所有单位的书面反馈拿到手,并展开具体的磋商和谈判,我们没那么多时间耽误。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回应,或者不同意就此事和我们进行认真的沟通协商,我们林业局保留诉诸法律程序的权力!”
“另外,今天的事情大家都有参与,我希望这个案例,对大家今后的工作有所启发。有错误不可怕,碰见不懂的问题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没有谁是全能全知的神仙,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就好……”
“这个社会,其实有很多以前被我们忽略了的资源,大家应该学会善加利用,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我们的直觉、或者既往所形成的那些似是而非的经验,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帮助很大。好了,今天就这样,散会。”
-----------------
党组会上发生的事情,看起来司马应对的很轻松,不仅随手将常黎明的攻势挡了回去,还顺带找到了一个机会,不露声色的给这帮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下属们好好上了一课,但他却没有一丁点的成就感……
今天的事情,对司马本人的冲击其实也挺大的。
司马在林业局已经呆了两个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之下,林业局在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上,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虽然还无法让他彻底满意,但至少在丹芦县范围内,林业局在这两项上已经可以算独占鳌头……
但是司马最想改变的一些东西,他现在却有些束手无策。
官本位、经验主义、对上级惟命是从、甚至倚老卖老,一直是司马挺看不惯的一些官场恶习,甚至聚拢在他身边的一些人,身上也不乏这种些根深蒂固的毛病。
但司马能看到问题,他却找不到办法来解决问题……
……
司马的年龄,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是他从政最大的优势,小小年纪就达到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达到的高度,这样的起点,注定了他比其他人有了更为宽广的仕途前景。
但司马自己却知道——也恰恰因为他的年龄,让他的话语权和他的职级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
即便是杜喜梅、邓艾、杜云薇等可以算作自己心腹的一干人,他们也许会敬畏或者钦佩自己的背景、头脑、能力……甚至自己的大气爽利的性格和对付政敌时的心狠手辣。
但他们却不会相信,自己拥有比他们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完善的知识结构,因为这两样是跟时间相关度很高的函数,而自己的年龄在这时候就成了他最大的软肋……
平心而论,今天如果不是常黎明偶然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他那番关于改变官本位思维方式的话,他也很难向自己这班忠诚度尚可的下属表达出来——因为没有人能听的入耳……
……
司马第一次意识到,即便自己是一把手,即便自己很想改变一些东西,但很多东西的改变,的确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
“改变”这样两个非常简单的字,真的做起来,却是比自己现在干的这些具体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的一个事情。真正改变大家心里的那些“执念”,任重而道远,甚至他都怀疑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他现在所能做到的极限,也不过是时常给大家敲一下警钟。否则,象今天这样阳奉阴违的事情恐怕少不了,司马可不想去玩那种“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当中加深理解”的把戏,那根本就是给下属机会,让他们来忽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