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护卫周王——晋文侯的丰功伟绩晋穆侯费王继承父位后,于当年将国都迁移到了绛。
穆侯四年,他迎娶齐国国君的女儿姜氏为夫人,三年后,晋穆侯奉周宣王之命率师跟从周王讨伐条戎、奔戎,在这场战役中,王师大败,穆侯回国后,刚好他的夫人姜氏生下一个儿子,于是他忿忿地说:“我讨伐戎人而落得如此大败,我一定不会忘了这个仇恨,就给这个孩子取名仇吧!”于是便为这个世子起名为仇。
三年后,穆侯又在千亩一带与北戎交战,这次取得大胜,凯旋后,适逢夫人又生下第二个儿子,于是他很高兴地说道:“我此次讨伐北戎取得了胜利,就为这个孩子取名成师吧!”于是为第二个儿子起名成师。
晋国大夫师服听说这件事后,无不感叹地说:“太奇怪了,国君这样给儿子取名字的!取名表示一定的意义,意义产生礼仪,礼仪体现出政事,政事用来端正百姓。所以政事没有失误的话百姓就会服从,否则就会产生动乱。相好的夫妻叫妃,相怨的夫妻叫仇,这是古人命名的方法。现在国君给太子起名叫仇,而给他的弟弟起名为成师,这是在开始预示祸乱了,做哥哥的恐怕要被取代了吧?”穆侯二十七年,周宣王杀大夫杜伯,他的儿子隰叔逃亡到晋国,在晋国担任士师,他的后代便以士为氏,他们就是后来晋国卿大夫家族范氏的祖先。
这一年,晋穆侯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生前错误的取名,果然应验了大夫师服的预言,在他薨后,一场内乱在晋国产生了。
晋穆侯有个弟弟,名字不详,这里姑且称之为晋叔吧,他跟随哥哥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但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一直觊觎国君之位,在他哥哥死后,他终于按耐不住了,想要夺取君位。
他请人占卜,结果是大吉,于是他便发动政变,自己登上了国君之位,由于他的谥号是殇,所以被称为晋殇叔,世子仇则流亡到了国外。
殇叔三年,周宣王崩,世子*宫涅继位,他就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君主周幽王。
晋殇叔在晋国只统治了四年,在他统治的第四年,流亡于国外的公子仇纠集徒众前来发动夺位之争。
公子仇率领他的徒众袭杀了晋殇叔,然后回到绛都,登上国君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晋文侯。
文侯元年,即周幽王二年,晋文侯会同周宗室王子多父一起讨伐位于今河南新密一带的郐国,攻灭其国,王子多父于是定居郑父之丘,建立郑国,是为郑桓公。
周幽王继位后,宠幸褒姒,于是废太子宜臼储君之位,而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王子宜臼逃亡到他外祖父申侯的封地,晋文侯十年,即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正月,申侯联合鄫人和犬戎攻破宗周镐京,杀幽王和王子伯服、掳走褒姒,于是申侯、鲁孝公和许文公共同拥立太子宜臼于申地即位,是为周平王。
这时候晋文侯也率师来到宗周,和他一起来勤王的还有卫武公、郑武公(桓公子)和秦襄公的军队,他们合力击退了犬戎,然后迎平王入宗周镐京,另一方面,虢公翰则在携地立幽王之子余臣为王,是为周携王,于是周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这时候的西周都城镐京,经历战火,被蛮族犬戎洗掠一空,平王面对这宗周残破、王城凋敝的情形,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他召来群臣商议。
平王说道:“昔者我先祖武王克服殷商后,曾经夜不能寐,他把周公召来,对他说道:‘上天建立了殷国,登上名录的贤人有三百六十人,既不重用也不废弃,所以能维持到今天。我还没有得到上天的保佑,哪有时间睡觉!要得到上天的保佑,需要依靠天室,把那些恶人统统找出来,像对待殷王受(帝辛)那样加以贬责。日夜慰劳人民来安定我西土,我要把政事办好,直到我的德教弘扬四方。从洛水的河湾到伊水的河湾这块地方,地势平坦没有险隘,是夏人居住的地方。我在那里,向南可以望见三涂山,向北可以望见太行山,回头可以望见黄河,可以看到洛水、伊水,我们不要远离这处天室的好所在。’可是武王还没有实现他营建东都的愿望就宾天了,后来成王秉承父志,命周公营建成周洛邑,又定鼎于此,宅兹中国。现在宗周残破,无固可守,我愿迁都成周洛邑,诸位认为如何?”晋文侯说道:“王所言甚是!洛邑居天下之中,四方诸侯入贡勤王,道路里程都适均,所以成王命召公相宅、周公兴筑,号曰成周,众诸侯环绕拱卫,有如众星捧月之势,若遇戎狄入寇,可保无虞。”平王大喜:“伯父(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所言极是,正合我意!”可是周公(周代一种爵位,采邑于周,由周公旦子孙世袭)却谏道:“不可!洛邑虽然居于天下之中,但是四面受敌、无险势可守;而宗周镐京,左边有崤、函之固,右边有陇、蜀之险,而且沃野千里,天下形胜没有比这更险要的了,天子据此,足可号令天下、固守王业。现在,王若要舍弃镐京,迁都洛邑,这是舍本求末,周室恐怕自此要衰落了!”可是平王不听,于是在平王元年辛未(前770年),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和秦襄公各自率领着军队护送着周平王,携带着宗周的宝器,一路颠颠簸簸地迁往成周洛邑了,自此,天子式微,诸侯开始号令天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不复存在,历史进入了轰轰烈烈的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留下残破的宗周,后来有周大夫因为出差路过故地,看到昔日宗庙宫室的地方,尽变成禾黍遍生之地,不禁感慨万千,彷徨不忍离去,作下《黍离》一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已结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此诗至今读来,仍让人不禁唏嘘。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为了嘉奖文侯的勤王之功,把他召来,对这位方伯说道:“伯父义和(义和为晋文侯字)啊,伟大而显赫的文王和武王,能够谨慎努力地贯彻德行,他们的美德明升于上天,声望广布于人间,因此上帝把天命降到了文王和武王身上。也因为从前的公卿大夫们能够辅佐于先王的身边,对于先王们的大小谋略无不遵从,所以先祖们能够安然的在位。”晋文侯拱手道:“这是我周室之福,实在是我宗周先王们的赫赫功德和诸公卿大夫们鼎力襄助的伟大业绩。”周平王又说道:“哎,可怜我这年轻人继承王位时,却遭遇到上帝降下来的大祸患。上天断绝了我臣民的财货和禄位,又使我的国家遭遇到侵伐的兵祸。现在我身边的近臣,没有老成持重的人,也没有长期在位的大臣,我真是不堪重负了。我祈求道:‘我的祖辈和父辈的公卿大臣们,希望你们能够为我分忧。’哎呀!成就我吧,使我能够永远平安地保住王位。”文侯伏地顿首:“臣救驾来迟,不能及时保住宗周,致使戎寇毁我宗庙、烧我宫室,不得不舍弃宗周、东迁洛邑,使王心忧,望王能够恕罪。”平王摆摆手:“伯父义和啊,您能够发扬光大您伟大的先祖唐叔的功业。您现在开始效法文王和武王,以会合诸侯的方法匡助您的君王,以继承先文王武王的德行。伯父啊,您战功卓著,在我落难的时候保卫了我,像您这样的,我要嘉奖。”于是赐命道:“伯父义和啊,希望您整顿军队回国去吧,安定您的国家。我现在赏赐您黑黍香酒一卣,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一张,黑色的箭一百支,马四匹。伯父,您满载荣誉地回去吧!安抚僻远,亲善近邻,爱护安定民众,不要荒废政事,贪图安逸。大力安定您的国家,以成就您显赫的德行。”文侯拜谢道:“臣世受周禄,敢不力战拒敌、倾师相随,以保王祚;今臣蒙王垂赐,幸甚至哉,诚惶诚恐。臣定倾力扶助周室,讨伐不臣,以报王恩!”于是文侯接受了平王的锡命,满载而归。
平王也嘉奖了一起护送他的卫武公、郑武公和秦襄公,把卫武公提升为公爵,任命郑武公继承父位为王室卿士,把秦襄公由附庸提升为诸侯,赐爵为伯,天子对这位秦伯说道:“西戎无道,侵夺我宗周的岐山、丰水地区,秦国如能进攻并赶走西戎,你所攻下来的那些地区就归你所有。”于是和秦伯盟誓,并赐予他封地和爵位。
文侯二十四年,晋师攻灭位于韩原的韩国,这个韩国,姬姓,始封君为周武王的儿子,晋文侯攻灭其国后,夺取其地为邑。
文侯三十一年,即周平王二十一年,晋文侯向周平王上表:“自幽王之乱以来,王子余臣窃据携地僭称王号已有二十一年,臣闻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余臣虽无杀戮暴虐的罪行,但他僭位称王,已违背了作为人臣的本分,背离了德行,上帝已捐弃了他,臣请诛灭余臣,以正王统。”周平王同意了文侯的请求,于是命他出兵讨伐携王。
晋文侯率领着军队浩浩荡荡前往携地。携王听闻晋文侯来了,很害怕,于是派人前往文侯军中劳师,请求文侯不要攻城,愿与他结为盟好,并许以财宝美女。
文侯不听,他说道:“我奉天子之命,前来诛灭僭君,我是奉行天之罚,名正言顺,没什么好商量的;你们若弃戈卸甲,开城投降,还可保留一条活路,《胤征》上说:‘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我只惩灭首恶之人,其他人的责任我可以不追究,你们好好考虑一下吧。”于是放使者回去。
使者把晋文侯的话报告给了携王,携王无奈,只好下令据城死守。晋军于是猛烈攻打,不久,城破,晋文侯率师进入城中,杀周携王和其他怙恶之人,俘虏了很多敌人,掠夺了无数财宝,然后满载而归,凯旋成周,向周平王献俘并呈上携王余臣的头颅。
平王大喜,大大褒奖了晋文侯,自此,二王并立的局面结束,周室重归统一,晋文侯也因此更加赫赫有名了。